陕西靖边这事儿真是让人又气又寒心。就为了几穗玉米,55岁的姬国利被自己亲姑父活活打死,连赶来劝架的邻居也搭上了性命。两条人命啊,竟然折在这么点儿事上。 最让人心寒的是背后的亲情背叛。姬国利这三十年来一直掏心掏肺照顾姑姑一家,结果呢?偷玉米的姑姑不但不认错,还喊来丈夫撑腰,那姑父下手更是狠毒,直接用碗口粗的木棍往死里打。这哪是亲人,分明是喂不熟的狼。 现在姑父被抓了,可75岁的姑姑就因为年纪大、偷的玉米不值钱,只受了点行政处罚。这话说出去谁听得进去?她长期偷窃,这次还间接引发命案,年纪大反倒成了护身符?法律要是这么执行,谁还信公平二字? 其实村里人都知道,这姑姑偷玉米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没人认真管,总觉得乡里乡亲的,拿几穗玉米不算啥。可就是这种“和稀泥”的态度,让小事拖成了大事。基层调解总想着息事宁人,却不知道这是在纵容恶行。 咱们农村现在最缺的就是法治意识。很多调解员还停留在“搞定就是稳定”的老观念上,动不动就“都是亲戚别计较”。可要我说,越是亲戚越该明算账,今天你纵容他偷玉米,明天他就敢得寸进尺。 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亲情不能成为作恶的借口,年龄也不该是免责的理由。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该谁的责任就得谁担着。不然今天放过一个,明天就可能冒出更多有恃无恐的人。 几穗玉米照出了人性,也照出了咱们乡村治理的软肋。要是早有人站出来制止偷窃行为,早有人认真给双方讲讲道理,何至于闹到出人命?建设法治社会不能光喊口号,得让每个人都知道,做事要依法,遇事要找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