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周四是最难熬的一天?周末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隔着漫长的24小时… 这感觉,像极了晚清名臣曾国藩的“黎明前的黑暗”。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近日精神疲乏,诸事皆懒,此乃瓶颈之兆。” 但曾国藩的破局之法很独特——“午间小憩,醒后练字”。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是心理学上的 “注意力重置” ,通过切换思维频道提升下午效率。 🧠 心理透视:周四倦怠的真相 心理学研究发现,周四下午3点是职场效率的 “最低谷” 。这是因为: 1. 决策疲劳:前三天大量消耗自控力资源 2. 期待焦虑:周末越近,对工作的耐心越少 3. 目标衰减:周初的冲劲到此时已消耗殆尽 💡 破局三式(古人智慧版) 1. 曾国藩式“换脑法”:午休后做15分钟喜欢的事(练字/听歌) 2. 苏轼式“切片法”:把下午工作切成“东坡肉”大小,完成一块划掉一块 3. 唐伯虎式“偷闲法”:刻意安排20分钟“摸鱼时间”,反而更能专注 真正的自律,不是苦撑而是善用节奏—— 把周四变成“定制日”:穿最爱的衣服,吃期待的午餐,用小仪式感渡过瓶颈期。 👉 你的周四续命秘诀是什么?是奶茶、摸鱼还是…?评论区等你的花式操作! 周四加油 职场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