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大胆预言!他直言:“未来地球上将有300亿至500亿台人形机器人,比人类多

蕊蕊聊过去 2025-11-20 15:40:28

马斯克大胆预言!他直言:“未来地球上将有300亿至500亿台人形机器人,比人类多出3至5倍!”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他竟表示:“机器人可能会‘嫁给’人类,成为终身伴侣!” 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2024年10月29日,第八届未来投资倡议大会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球精英的盛会,本该聚焦投资与创新,马斯克却通过视频连线,直击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他坐在加州办公室,背景是特斯拉工厂的模型,话语直白有力:到2040年,地球上至少10亿台人形机器人将投入使用,数量可能攀升到300亿至500亿台,远超人类总和3到5倍。擎天柱身高1.73米,重57公斤,已从2021年概念走向2024年的原型测试。公司数据显示,它能处理工厂重复任务,如搬运电池组件,价格目标控制在2万至2.5万美元,让中产家庭也能触手可及。 马斯克的预言源于全球劳动力痛点。当前世界人口约82亿,老龄化加剧,许多国家工厂缺工严重。他指出,人形机器人能填补空白,推动经济无上限增长。特斯拉已在得克萨斯超级工厂部署早期擎天柱,用于装配线辅助。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数千台,主要服务内部需求,到2026年对外销售5万至10万台。这套节奏,踩在供应链实打实的节点上:电池从上海运来,芯片经台湾整合,外壳本地加工。 大会现场,马斯克的语气带着惯有乐观,他承认预测有时偏差,但50%概率下,这将是人类生产力的大跃进。想想看,10亿台机器人散布全球工厂、仓库,甚至家庭,这不光是工具,更是社会结构的搅动器。金萨克报告估算,人形机器人市场到2035年达380亿美元,2024年仅60亿,增长超5倍。马斯克的蓝图里,机器人不止干活,还能扩展到服务领域,缓解人口红利消退的压力。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对人机关系的设想。马斯克直言,机器人可能“嫁给”人类,成为终身伴侣。这话说出口,现场嗡嗡议论四起。他解释,擎天柱的AI算法能学习用户习惯,响应情感需求,比如陪伴聊天或辅助家务。2024年“We, Robot”活动上,擎天柱原型已演示递饮料、折衣物,动作虽生涩,但潜力显露。马斯克认为,随着AI在1到2年内匹配人类个体能力,到2028年集体超人类,这类亲密互动将成常态。 这番表述挑战传统界限。机器人从冷冰冰的机器,变身生活体,引发伦理讨论。马斯克举例,擎天柱可模拟注视、倾听,融入家庭场景。但批评者如加里·马库斯指出,现实中汽车才15亿辆,机器人普及远没那么快,安全与软件难题堆积如山。特斯拉2025年Q1更新显示,擎天柱 Fremont试点线已就位,目标年底部署数千台到工厂。 从全球看,这波浪潮已起。西方炒作“机器超人类”,中国则稳扎稳打。依托国家战略,DeepSeek、百川智能、智谱AI等模型2024年迭代迅猛,生成能力逼近国际水准。国内企业如优必选Walker S,已进驻工厂,辅助焊接与抓取,提升效率。不同于极端叙事,中国AI布局重工具性与可控,确保服务民生。 马斯克的预言虽大胆,却接地气地戳中痛点。劳动力短缺不是科幻,而是当下现实。擎天柱 V2预计2025年中上线,月产万台,融入更多交互模块。到2025年底,特斯拉目标建数百台擎天柱,用于测试床边调整或肩部按压。这过程虽有延误,但供应链优化正加速推进。长远看,机器人数量激增将重塑产业链,中国作为制造中心,有望通过标准制定,主导全球规则。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