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议员们

墨者善受本人 2025-11-21 09:49:28

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议员们的焦虑几乎要溢出会议室。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议员卡洛斯·吉梅内斯直言,美国在稀土问题上根本追不上中国,就算尝试摆脱依赖,对方也会用禁运之类的手段让努力白费。议员们呼吁的不只是加快国内生产,更要开发新技术和无稀土零部件,这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稀土供应的深度依赖和对未来的恐慌。中国最近的稀土政策调整让华盛顿更坐不住了。不再是过去的一刀切禁运,而是推出“经认证终端用户”白名单——民用电动车、风机可以谈,但军用和军民融合项目直接靠边站。价格涨了46%,出口量跌了28%,可中国的收入没少,反而把话语权握得更紧。就像把稀土做成了可逆开关,需要时拧开,不需要时拧紧,比全面封杀更灵活也更有效。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开始行动。国防部给MP Materials投了4亿美元换15%股份,拉着澳洲的Lynas去得州建厂,还偷偷找蒙古开辟陆路通道,三板斧都是为了“去中国化”。可现实很骨感:矿能挖出来,但分离厂却难产。布鲁金斯学会算过一笔账,美军工的稀土库存只够8到10个月,而一座重稀土分离厂从破土到能用,最快也要4年。这个时间差,就是中国手里的重要筹码。技术研发是美国另一个希望所在。通用电气在实验室里跑通了无稀土永磁电机,可功率密度直接掉了15%,这对需要高功率的电动车和军工设备来说,根本不够用。Niron Magnetics用氮化铁技术替代稀土,从克级到吨级的产能提升已经是进展,但要真正量产,还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这些尝试虽然有突破,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不小的差距。更关键的是军工领域的依赖。一架F-35战斗机需要超过440公斤稀土,一艘宙斯盾驱逐舰要2.4吨,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高达4吨。兰德公司分析,如果中国彻底断供,78%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将在90天内停产。这种依赖让美国不得不采取双面策略:财长贝森特对外高调宣称能在12到24个月内建立替代供应链,私下却通过外交渠道要求中方放宽管制,甚至提出延长关税豁免期来换稀土供应稳定。美国的困境还不止这些。MP Materials开采的矿石,80%都要运到中国加工后再买回来成品,因为美国缺乏先进的冶炼分离技术。中国用的串级萃取工艺能把稀土纯度提到99.99%,成本低效率高,而美国的技术不仅成本高,还面临严苛的环保法规,建全产业链估计要10到20年,耗资2500亿美元。这些现实问题,让美国的“去中国化”之路充满荆棘。现在的局势就像一场拉锯战。中国手里握着时间差和技术代差的筹码,美国虽然在努力找替代方案,但短期之内很难撼动中国的主导地位。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不仅是资源的争夺,更是技术和规则的较量。美国要想真正摆脱依赖,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国的精准管控策略,也让全球稀土供应链进入了更精细化的博弈时代。

0 阅读:0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