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名75岁老人想要找一名干女儿为自己养老,报酬是每月3000块,自己去

在下雒无畏 2025-11-21 10:00:43

河南郑州,一名75岁老人想要找一名干女儿为自己养老,报酬是每月3000块,自己去世之后一套房产和40万存款都留给干女儿。老人的养老困境是因为自己的大女儿和自己断绝关系,小女儿又精神残疾。 11月19号,郑州一位七旬老人的求助信息在网上引发不少讨论,75岁的马女士通过记者公开表示,希望能认一位干女儿,为自己的晚年提供照料。   马女士常年受哮喘困扰,每天都离不开药物,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连走完一段百来米的路都要歇好几次,家里的卫生更是无力打扫,到处显得杂乱。   她的人生不算顺遂,早年经历婚姻变故后,就一直独自生活,和旁系亲属也极少走动。   更让她无助的是子女的状况,大女儿远在外地,曾经还会定期联系问候,可近段时间因为一些理念的不同,非要和她断绝关系,连她名下的财产都宣称不要。   40多岁的二女儿因精神残疾,生活尚且需要他人关照,根本没有能力顾及母亲的生活。   独居生活的艰难,让马女士常常陷入焦虑,她最怕的就是突发疾病时身边没人,也担心自己哪天连饭都做不了。   在反复斟酌后,她才决定用这种方式寻找依靠,并早早规划好了相应的回报。 她每月会支付3000元作为照料报酬,名下的两套房产中,一套专门留给二女儿保障其后续生活,另一套房产连同四十万元存款,将在自己去世后全部赠予干女儿。   面对记者,马女士多次强调,自己性格温和,从不会对人挑三拣四,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和对方真诚相处。   为了解情况,记者尝试联系马女士的大女儿,首次通话在说明来意后就被直接挂断。   再次拨通时,电话那头的大女儿语气中满是疲惫,说自己没有固定工作,确实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母亲,除非母亲愿意和她一起在农村生活。   谈及母亲的要求,她情绪变得激动,直言“再这样逼我,我真要得精神病了”。   而对于母亲要把自己的房产和存款交给可能的干女儿的决定,她的态度十分冷淡,表示“那些都是她的东西,跟我没关系”。   这句话传到马女士耳中后,老人久久没有说话,眼神也黯淡了不少。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扩散后,迅速引发了大量讨论。   许多网友对马女士的遭遇感到心疼,认为她“用真心换陪伴”的想法格外戳心。   不少人留言表示希望有合适的人能伸出援手,觉得照料老人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付出,日常的陪伴和真诚的对待就足够了。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犯嘀咕,亲生女儿都不来往,外人哪能轻易信任,还提醒说“不义之财不可取”,怕这里面有说不清的麻烦。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大女儿,说赡养父母是做子女的本分,不能因为没工作就推脱,更不能用断绝关系来逃避责任。   甚至有网友出主意,说大女儿既然没工作,不如就回来照顾母亲,母亲给的工资和财产,比在外奔波找工作安稳多了。   马女士的经历,看似是一个个例,却折射出不少独居老人的养老困境。   近年来,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部分老人因子女无能力或不愿照料,只能通过各种“自救”方式寻求晚年保障。   之前就有孤寡老人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找到可靠的人,用自己的遗产和换取自己晚年的安稳。   马女士认干女儿换养老的选择,表面上是个人行为,核心却是老人们对陪伴和生活保障的迫切需求。   目前,关于马女士能否找到合适的照料者,还没有确切消息。   但这个事件让更多人意识到,晚年生活的安稳,从来不是靠金钱和财产就能换来的,家人的责任与真心的陪伴,才是老人最坚实的依靠。

0 阅读:50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