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货款变"脏钱",商家货财两空:谁来为"一刀切"冻卡买单? “我怎么知道

老梦小常识 2025-11-21 12:51:25

10万货款变"脏钱",商家货财两空:谁来为"一刀切"冻卡买单? “我怎么知道他的钱干不干净?”重庆王女士的一声质问,戳中了无数中小商家的痛点。一笔10万元的坚果订单,本是生意兴隆的好兆头,可货拉拉刚拉走货物,收款银行卡就被突然冻结,理由是收到了涉诈资金。正常交易却落得“货没了、钱没了”的下场,这样的“冤屈”谁能承受? 事发当天,王女士在电商平台接到大额订单,买家自称企业采购,爽快转账后要求立即发货。全程合规操作、凭证齐全的她,没料到3小时后账户就被冻结,冻结期限长达6个月。警方的解释是“阻断涉诈资金流转”,可这简单的冻结指令,却让合法经营的商家陷入绝境。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样的“误伤”并非个例。浙江小陈卖奢侈品被冻卡、深圳商家卷入洗钱风波,越来越多商家因不知情接收涉案资金,遭遇“一刀切”式冻结。监管部门打击诈骗的初衷值得肯定,但不分青红皂白就冻结账户,是否违背了执法初衷? 商家没有甄别资金来源的能力,也没有执法权限,却要为诈骗分子的恶行“买单”。监管部门既未提前预警,也未给出便捷的申诉通道,仅凭资金流向就冻结账户,无视商家完整的交易凭证,这样的“懒政式监管”实在令人寒心。 反诈不是“一冻了之”,打击犯罪更不能以牺牲合法商家权益为代价。监管部门该建立更精细的甄别机制,而非简单粗暴冻结账户。当合法经营的商家只能哭诉“我冤不冤”,当正常交易的安全性都无法保障,谁还敢放心做生意?期待监管部门正视问题,完善制度,既筑牢反诈防线,也守护好商家的合法权益。天猫退款单

0 阅读:32
老梦小常识

老梦小常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