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日本政府宣布了,对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的主张继续强硬,相关表述再次写

沈言论世界 2025-11-21 15:37:26

果不其然。日本政府宣布了,对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的主张继续强硬,相关表述再次写进最新公开文件和对外发声里。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钓鱼岛,日本时不时就派船去附近晃悠,嘴上喊着“主权”,可实际情况是啥?咱们中国海警船天天在这儿巡航,船就停在那儿,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没让人失望,日本政府又把那些老三样写进了最新的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里: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统统号称是它的“固有领土”,还一边发着外交声明。 说这些地方的主权“不容质疑”。这事一出,熟悉日本政治表达套路的人大概连眼睛都不用眨,直接就知道后面要怎么走。 其实说白了,就是日本又在老调重弹,借官方文件做立场秀,一边对内稳情绪,一边对外亮姿态,没啥新鲜招数。 但别小看这招数虽然不新,背后的动机倒是有得说。从日本近几年国防政策逐步右倾,到修改安保法案,再到放松对军工出口的限制,种种动作都不是一时兴起。 在这个背景下,每年一版的防卫白皮书,其实就像一个照妖镜,能看出它对周边安全局势的真实判断。这次把钓鱼岛、竹岛、北方四岛放在显眼位置,表面上是“宣示主权”。 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给本国民众打强心针。日本国内一直都存在保守势力对领土议题的高度关注,政府每年拿这些问题出来讲一遍,也是在给这些群体递个话茬。 钓鱼岛这部分尤为关键,因为它不只是中日之间的议题,更是日本对整个东亚格局认知的缩影。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三天两头在钓鱼岛附近转悠。 摆出一副“我在这儿你能咋样”的架势,但实情是,中国海警早已形成常态化巡航,而且是在明面上告诉你,我来了,我还会一直在。 日本那边虽然嘴硬,可行动上并没有实质突破,它的巡逻船也好,无人机也罢,根本无法改变中国在钓鱼岛海域的实际存在。 而且更现实的是,日本每次文件里强调钓鱼岛是它的“固有领土”,其实更多是为自己在国际社会中制造一种“既成事实”的印象。但问题来了,国际社会认不认? 我们看联合国文件和历史资料,从来没有把钓鱼岛划归日本,清末割让琉球也不包括钓鱼岛,二战后更是明确归还中国的范围。 所以你写多少遍“固有领土”也没用,纸上说得再响,海上站不住脚就等于白搭。再看竹岛和北方四岛,虽然这两块不直接涉及中国,但日本把它们和钓鱼岛放在一起说。 目的其实是为了做一个统一的“领土受害者”叙事。这样一来,它在国际上更容易把自己包装成“被邻国欺负的和平国家”,好为自己扩军备战找借口。 这种战略包装在日本国内很吃得开,尤其是在日本年轻一代对历史了解不深、对现实安全焦虑上升的情况下,政府的这类文件就起到了情绪引导的作用。 但拿北方四岛说事,俄罗斯显然不会惯着你。刚好最近俄乌冲突还在持续,俄罗斯对日本这种“搭热点”的行为早就不耐烦,多次直接在外交层面回怼。 而且现实是,俄罗斯早就在北方四岛加强驻军、修建基础设施,你日本写得再多,俄方也不会给你留一丝妥协空间。 至于竹岛,那是日韩之间的老账,韩国现在也不见得会因为日本的文件而改口,他们甚至可能借机加固对竹岛的控制,日韩关系反而更僵。 从这个角度看,日本搞这些文字游戏,其实是在打“多重算盘”。对内,是稳住保守派;对外,是制造影响力;对中俄韩,是试图在舆论上先声夺人。 但说到底,这些都是表面功夫。领土问题从来不是靠写文件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看谁在实际控制,谁能稳定运营。 中国在钓鱼岛的常态化执法早就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钓鱼岛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进去、守得住的地方,而不是靠几页纸就能抢走的。 现在的国际局势变化快,像红海危机、巴以冲突、俄乌战争这些热点事件不断推动各国调整姿态。日本也不例外,它在这时候强调“固有领土”,其实背后有一个更大的考量。 就是要在大国博弈中不被边缘化。所以它不仅强化美日同盟,还想借领土争议提升自己的“存在感”。但问题是,这种做法虽然看起来风风火火,实则没有根基。 尤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明确、行动坚决,日本想靠一纸文件扭转现实,难度太大。总的来说,日本在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里老调重弹,既是惯性使然,也是战略选择。 它把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打包说事,其实只是为了营造一种“主动出击”的氛围。但现实并不符合它的想象,中国在钓鱼岛的存在就是最直接的回应。 至于其他两个岛,日本跟韩国、俄罗斯的矛盾也只会越来越复杂,不可能靠重复几句“固有领土”就能解决。眼下这场关于“谁的地盘谁做主”的较量,还远远没有到能靠嘴皮子分胜负的时候。

0 阅读:59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