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俄罗斯跟乌克兰那样陷入长期对抗,那日本得提前把后勤补给这方面准备扎实。 他特别强调,日本本土弹药储备按美军标准算,只够打几天高强度,之后全靠船队续命。一旦海上运输线被掐死,横须贺、佐世保的港口再忙也白搭,船进不来,前线导弹打两轮就哑火。俄乌那边乌克兰还能从波兰陆路源源不断拉155毫米炮弹,日本可没这个条件。 外援武器听起来靠谱,美国答应给托马霍克、12式地对舰导弹改良版,但运输途中变数太多。太平洋这么大,船队从关岛或本土过来至少十几天,途中谁保证不被干扰。民用商船改装滚装船运坦克的计划是有了,但数量少得可怜,真打持久战根本不够用。 南云推动的预案里,把分散储存当成重点,在九州山区和北海道挖地下油库,修备用管道直通小港口。演习也改了套路,不再光打闪电战模拟,得练航线中断后怎么从内陆仓库紧急转运。部队拉着油桶在山路跑,卡车排十几公里那种场景,现在成了常态。 这些话他没公开讲,但防卫省内部报告和闭门会议记录里写得清楚。日本自己生产的155毫米弹药一年才几千发,远不够现代战争消耗。美军承诺战时优先补给,但俄乌经验告诉大家,承诺是承诺,实际到货得看运输能力。日本如果不提前囤,真的拖成半年以上消耗战,后勤崩盘是大概率事件。 司令部成立后,南云宪一郎继续在市谷大楼坐镇,每天看三军动态汇报,跟驻日美军那边建立固定联络渠道。演习频率明显提高,陆海空加宇宙 cyber 全领域拉通练。人员从240人慢慢往280人扩,职能也从单纯监视扩展到灾害和邦人撤离。 到2025年11月,他还在这个位置上,没任何调动迹象。司令部现在是防卫省作战核心,敌基地攻击能力那些长程导弹的运用协调也归他管。整个自卫队从上到下都知道,统合作战司令部不是摆设,就是为可能的长耗准备的。 说白了,日本这些年防卫预算猛涨,买一堆美制武器,但最要命的后勤短板一直没彻底解决。南云宪一郎的话虽然没明说针对谁,但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日本地理决定了一旦海上补给线出问题,再先进的F-35、再多的巡航导弹也没弹打。俄乌打了三年,乌克兰靠欧洲陆路续命,日本要是也陷入那种局面,没个几年储备根本扛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