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布:“中国再次取代美国”。据德新社11月19日报道,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义气先义 2025-11-22 23:34:46

德国发布:“中国再次取代美国”。据德新社11月19日报道,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再次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德中两国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0.6%,达到1859亿欧元(约合2154亿美元)。 说实话,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了”。德国联邦统计局11月19日直接把数据甩出来:2025年1到9月,中德双边贸易总额1859亿欧元,同比小涨0.6%,把美国甩在后面,美国那边的数字是1847亿欧元,掉了3.9%。就差12亿欧元,中国又坐回德国头号贸易伙伴的位子。这个位子中国从2016年一直坐到2023年,2024年被美国抢走一年,现在2025年还没完呢,就又回来了。 很多人问为啥这么快变回去,主要还是进口拉着走的。德国从中国进口1245亿欧元,同比猛涨8.5%,电气设备、机械、服装这些品类涨得最狠。中国现在是德国绝对的第一大供应国,甩开第二名的荷兰一大截,美国进口只有差不多720亿欧元,只涨了2%点几。德国企业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工厂里的设备,好多还是得靠中国供货,供应链断了可不行,企业老板心里有数。 出口那边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德国对中国出口只有614亿欧元,掉了12%,对美国出口1127亿欧元,虽然还是德国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但也掉了7.8%。尤其是汽车,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以前在中国和美国都卖得飞起,现在两边一起下滑,库存压得厂家头疼。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关税壁垒一层接一层,德国车本来就贵,再加关税更没人买得起。中国市场这边,德国车销量也在调整,本土电动车品牌冲得太猛,传统燃油豪华车日子不好过。 其实从今年上半年数据就能看出苗头。8月份统计的时候,中德贸易已经1634亿欧元,美国1628亿欧元,中国已经反超了。9月份再一算,差距拉开到12亿。德国经济现在最怕的就是出口拉不动,国内消费又弱,制造业PMI老在荣枯线下面晃悠,这种情况下进口涨出口跌,贸易逆差跟中国这边越拉越大,GTAI预测全年对华逆差能到87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德国政府也不是没动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11月17日正好在北京访问,跟中方谈金融合作、供应链稳定这些事儿。德国企业界很多人松了口气,毕竟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宝马、大众、巴斯夫、西门子这些巨头,在华投资几百亿欧元,工厂员工好几万人,真要硬脱钩,谁都吃不消。 说白了,这事儿反映的就是现实:德国想“去风险”喊了好几年,但真到执行层面,发现供应链哪那么容易挪。越南、墨西哥、印度这些地方建厂是建了,可规模、效率、配套跟中国比还有差距。短期内,德国制造业还是得捏着鼻子继续大量从中国买东西。同时美国那边关税越加越高,德国对美出口被卡得死死的,双重挤压下,贸易天平自然又往中国这边倾斜。 对普通德国人来说,这数据可能没啥直观感觉,但去超市买衣服、家电、手机配件,好多made in China,价格没涨太多,日子还过得去。要是真哪天供应链出大问题,物价一飙升,那才叫真难受。德国政界现在也务实多了,不再像前两年那么喊口号减依赖,大家都知道,经济合作才是硬道理。 总之,这1859亿欧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就是实打实的一船船货、一车车零部件堆出来的。2025年还没结束,后面三个月要是没太大意外,中国这个头号贸易伙伴的宝座大概率能坐稳到年底。德国经济想复苏,还是得指望出口回暖,但眼下看,对中国和对美国这两大市场,都不是一帆风顺。数据摆在这儿,谁也绕不过去。 全球化没那么容易说断就断。特朗普关税砸下来,德国车企首当其冲,但中国这边该进口的还是得进口,企业得活下去。德国统计局这数据一出,估计欧盟内部又得开会讨论怎么应对了,但说一千道一万,贸易这东西,你情我愿才做得长久。2025年这九个月,就这么实实在在过去了。

0 阅读:54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