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坚果订单背后的陷阱:商家钱货两空冤不冤? “我怎么知道他钱干净不干净?”重

少胨 2025-11-23 12:36:32

10万坚果订单背后的陷阱:商家钱货两空冤不冤? “我怎么知道他钱干净不干净?”重庆,女子在网上接到 10 万坚果订单 唐女士盯着手机上的转账记录,指尖还在微微发抖,这可是她开坚果店三年来最大的一单。 对方是前几天加的微信好友,头像是印着公司LOGO的商务照,说话一口一个“唐总”,听着就特别靠谱。 一开始没直接下单,说要先看样品,唐女士赶紧挑了最好的碧根果、巴旦木,用顺丰寄了过去,邮费都没让对方出。 没过两天对方就回话,说样品口感远超预期,要订十万元的货,用于公司年底发福利,还把营业执照照片发了过来。 唐女士特意放大照片核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营范围都没问题,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99000元货款刚到账,对方就发来货拉拉司机的电话和车牌,说着急铺货让尽快发货。 她亲自盯着工人打包,核对数量、称重、贴标签,连司机的身份证都拍照存了档,交接单上双方签字清清楚楚。 看着货车驶离市场,唐女士盘算着用这笔钱进一批新货,年底生意肯定能更红火。 可这份喜悦连半天都没撑到,银行的冻结短信就弹了出来,红色的“账户冻结”四个字刺得她眼睛生疼。 她以为是银行系统出了错,跑到网点查询,柜员的话让她如遭雷击,这笔钱是涉诈资金,外地警方依法冻结的。 “我就是个卖坚果的,货给出去了,钱不能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唐女士在派出所里急得声音都哑了。 办案民警拿出流水记录解释,她收到的钱,是诈骗团伙刚从一位退休老人那里骗来的养老钱。 骗子用这笔钱买走坚果,转头就低价抛售变现,她的账户成了赃款“洗白”的中间站,不知不觉就成了帮凶。 更让她崩溃的是,市场里已经有七家商户栽了跟头,有卖水果的,有批发生鲜的,最高的被骗了二十多万。 这些骗局套路都差不多,先小额试单建立信任,再抛大额订单引上钩,钱到账就火速提货,等商家发现时早已人去楼空。 唐女士的货拉拉司机倒是找到了,可他只负责拉货,根本不知道货主的真实身份,收货地址是个临时仓库,早就空了。 “我核对了营业执照,确认了转账,怎么还是防不住?”她翻着和骗子的聊天记录,越看越委屈。 民警指着聊天记录里的漏洞,对方始终用个人微信联系,没提过对公账户,也不肯签书面合同,这些都是明显的疑点。 重庆公安反诈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已有200多家中小商户卷入类似“赃款过账”骗局,损失超三千万。 这些商家大多和唐女士一样,觉得“钱到账就安全”,却忽略了陌生客户的身份核实,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现在唐女士的账户还在冻结中,她提交了进货凭证、交易记录等证据,证明自己是无辜的,但解冻还需要走流程。 店里的流动资金被卡,马上要付的房租、货款都没着落,她只能四处借钱周转,原本红火的生意变得举步维艰。 经历过这场风波,她在店里贴了张“大额交易提示”,提醒自己也提醒同行,陌生订单要查对公账户,签正规合同,最好提前和警方核实。 你身边有没有商家遇到过类似的糟心事? 信息来源:重庆电视台《天天630》2025年11月20日专题报道、重庆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官方通报

0 阅读:42
少胨

少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