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完美标签背后的陷阱】对身份标签的追捧让造假者有机可乘话题“高中毕业生伪造履历当上博导”冲上热搜,引发热议,看丹观察认为,造假者之所以屡屡得逞,正因为他们精准拿捏了人性痛点与制度漏洞。婚骗团伙瞄准的是大龄青年的婚恋焦虑,假博导则钻了部分高校“唯头衔、唯论文”的评价空子。这背后,既反映出婚恋平台核验缺位、学术审核流于形式的制度短板,也折射出现实中对“完美标签”的盲目追捧。当“身份标签”被异化为捷径,便让造假者有机可乘。 婚姻、学术的本质皆为真实与信任,这类骗局的危害远超经济损失,更会透支社会诚信。遏制此类乱象需多管齐下:个人要摒弃浮躁心态,提高辨识能力,对“完美人设”保持警惕;婚恋、高校等领域需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建立更加严格的核验机制,不断打通信息壁垒,让关键信息可查可验;同时也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共同守护社会信任,让造假者无处遁形。(央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