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印度“壮阳药”获刑3年!一场争议让无数人揪心:药品还是食品? 37岁的孙某怎么也没想到,为补贴家用代购印度“壮阳药”,会让自己卷入长达3年的官司。从网上找到印度商家进货,加价7%-10%卖给国内客户,一年多销售额达百万,本以为是稳妥的小生意,却因两名消费者服药后身体不适报案,彻底改写了人生轨迹。 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含西地那非等食品违禁成分,一审他被判5年有期徒刑,上诉后发回重审,最终获刑3年缓刑3年。而这场官司的核心争议,让无数人看得揪心:涉案产品究竟是药品还是保健品? 孙某坚称卖的是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品,还拿出印度药厂资质和大使馆证明,可法院认为,他对外宣传“壮阳助勃”的保健功能,拆零销售也不符合药品流通规范,最终认定为食品。一边是代购者想赚点辛苦钱,一边是法律对食品安全的严格红线,中间还隔着跨境产品定性的复杂难题。 更让人警醒的是,这类涉案产品常暗藏超标违禁成分,看似见效快,实则可能损伤身体。而类似案件中,产品定性不同,结局可能天差地别——有的被撤案,有的却要面临牢狱之灾。 这场争议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命运,更戳中了跨境代购的监管痛点。你觉得孙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跨境代购该如何守住法律和安全底线?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