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兵部想把岳钟琪“斩立决”,雍正说再等几天,谁料几天后雍正暴毙。后来金

迎梅看养护 2025-11-24 11:47:34

1735年,兵部想把岳钟琪“斩立决”,雍正说再等几天,谁料几天后雍正暴毙。后来金川叛乱,只见62岁岳钟琪默默穿上盔甲,沙哑道:“大清由我来守护!” 谁都知道他早已离了军籍,那年被鄂尔泰与张广泗联名参劾,说他在四川用兵无度,扰乱军政。朝廷本已拟定死罪,雍正却迟疑,说此人功过未分,是杀是赦,先放一放。 没想到这一“放”,放到了帝王更替。乾隆初登基,下诏赦免重臣旧将,岳钟琪从狱中被放出,革职还乡,隐居成都。 他在青海战场上的战绩旧人未忘。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起兵反清,岳钟琪与年羹尧配合,率前锋自肃州出发,破敌于西宁之西。 定青海之后,他升为川陕总督,被称作“陕甘屏障”。那时他身披银甲,策马巡视要塞,常年驻扎西陲,是清朝军政两路的重要骨干。 但就是这样的人,因政争一朝失势。张广泗当年在折子上用词极狠,称其“招权纳贿、纵兵扰民”,其实岳钟琪早看出张广泗兵事平庸,数次不留情面指斥他“无兵机之识”,终被反击落井。 十年,他不问朝事,在成都种茶练拳。邻人早晨看见他披一件旧披风,踩着露水踢腿划拳。官道上偶有兵卒路过,远远看到他白发身影,也会默默停下鞠一躬。 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起乱。张广泗再度领兵出征,不敌叛军,连战连败,兵部急报北京,乾隆大怒,命将问罪。 兵部左侍郎讷亲临危受命,奔赴前线,同样无功,朝廷无人可用。 这时成都知府亲自到岳府门口,呈上圣旨。岳钟琪双手颤抖地接过,读罢无言。他在箱底取出旧盔甲,铜扣已斑驳,贴身衣仍有汗渍。 朝廷给了他调兵印信,进驻前线。他不急攻,先整军纪,清内奸。在前任留下的文牍中发现数封密信,是叛军与清军内应往来粮草情报。他命将两人当众诛杀,全军震动。 接着,他分析金川碉楼建在悬崖石壁之上,直攻必损兵折将,于是调兵绕山切断补给。七日后,碉楼守军断粮,无力固守,举旗投降。 金川平,乾隆赐他一等公爵,赐紫禁城骑马,亲笔题匾“智勇兼资”。 他一生有起有落,被尊为功臣,也险遭斩首。但他未自怨未自傲,明白权争如棋,惟战功可据。乾隆后期,他再无领兵,卒于1754年,享年六十九岁。清史稿载:“岳钟琪,历事三朝,以兵为命,临危再起,西陲赖安。” 他守住的,不只是金川,也是大清的疆域与底线。

0 阅读:0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