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两个9岁男孩在午休的时候突然偷跑回家喝酒。结果双双住院,两人分别喝了三杯和两杯。问他们喝酒的原因就是开心,经检查万幸器官及大脑均未受损失。据男孩的姐姐喻女士讲,两个孩子喝的是瓶装的白酒,可能还剩一大半,先是每人就倒了半杯白酒。 11月20号这天,贵阳一所小学的老师和家长经历了一场让人后怕的时候事情,主角是两个9岁的小男孩。 事情要从学校的午休时间说起,本该在学校休息的两个孩子,偷偷溜回了家,之后做出了让所有人捏把汗的事。 回家后,他们盯上了家里的瓶装白酒,每人倒了半杯喝掉,觉得不过瘾,又把剩下的白酒喝得差不多,接着还开了两瓶啤酒。 等午休快结束,两个孩子要去学校,只是这份“清醒”没撑多久。 其中一个走到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突然就倒在了停在路边的老师车旁,浑身冰凉,连意识都没了,嘴角还冒着白沫。 好在车里正好有休息的老师,发现后赶紧抱着孩子往医院送。 另一个孩子勉强走到了教室,可上课没多久就不对劲了,头歪在桌子上昏昏沉沉,身上的酒气隔着好几排都能闻到。 正在上课老师察觉出异常,孩子浑身酒味,全身通红,赶紧联系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医院。 后来警方询问时才知道,这两个孩子一个喝了三杯酒,一个喝了两杯,问到喝酒的原因,两个小家伙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开心啊。” 孩子的姐姐事后提及,家里那瓶白酒原本还剩大半瓶,谁都没想到会被两个小家伙翻出来。 好在医院的全面检查结果传来好消息,两个孩子的器官和大脑都没受到实质性伤害,在家休养几天,周一就能正常回校上课,这让所有人悬着的心都落了地。 这起意外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聊起自己童年偷碰酒水的往事,字里行间满是又好气又好笑的回忆。 有人说儿时偷喝家里的白酒后,走在去学校的田埂上就浑身发软,直接躺倒睡了一下午,直到放学铃声响过才迷迷糊糊醒来。 还有网友分享,小时候回老家见舅舅喝酒,误把米酒当甜水讨来喝,一碗下肚后跟着舅妈去菜园,结果在菜畦边睡至夕阳西下,母亲得知后把舅舅数落了好一顿。 更多人坦言,自己童年也常偷摸喝父亲藏的酒,如今回想起来,能平安无事全是运气。 这些看似好笑的童年往事,背后其实藏着不小的风险。 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代谢酒精的能力连成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几杯酒下肚就可能引发急性酒精中毒,严重的时候会昏迷、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更关键的是,酒精会损伤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神经,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而两个孩子说的“开心就喝酒”,不难理解。 他们的世界很简单,平时看到大人们遇到开心的事就举杯庆祝,自然而然就把“喝酒”和“开心”画了等号,自己觉得高兴了,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喝起了酒。 这说到底,就是孩子对成人行为的模仿,也是好奇心驱使下的尝试。 面对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家长们确实要多花点心思,家里的酒一定要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避免他们当成普通的饮料给喝了。 更重要的是,不能只靠“藏”,遇到孩子好奇提问时,得好好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喝,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讲明白酒精的危害,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 就像这次事件里的两个孩子,如果提前知道喝了酒会晕倒、会难受,大概率不会因为“开心”就去尝试。 现在两个孩子已经没事了,这次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对家长们来说更是一记警钟。 孩子的好奇心从来都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大人怎么引导,不纵容他们触碰危险,也不封闭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这才是守护孩子成长最该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