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

笑蓝说 2025-11-24 13:46:18

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日军就围了过来。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就在危急时刻,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1939 年大宗家村外,1200 名日军围得水泄不通,宗家大院内八路军子弹已打光。 战士们攥着空枪,望着墙外日军的冲锋,身后是避难的村民,陷入绝境。 就在这时,年近七旬的地主宗子敬突然喊道:“跟我来,有救兵!”   他不是生来就富,早年的经历,早让他把 “护家” 和 “护国” 绑在了一起。   宗子敬年轻时家道中落,靠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卖杂货谋生。   他肯吃苦,又懂经营,攒下第一笔钱后,就去镇上开了粮铺,童叟无欺。   后来粮食生意越做越大,他买下大宗家村 360 大亩地,却没像其他地主那样苛待佃户。   佃户家有难处,他常减免租子,村里人都说:“宗掌柜是个善人。”   30 岁那年,附近闹土匪,宗子敬家的粮铺被抢,他才下定决心盖 “保险院”。   院墙砌得丈二高,四角修起角楼,夜里有人站岗,还特意挖了地窖存粮食和应急物资。   他常跟家人说:“家要守得住,才能护得住人。” 后来见时局动荡,又悄悄囤了弹药。   这囤弹药的举动,没人知道,直到 1939 年那场仗,才见了真章。   1939 年秋,日军在陵县一带扫荡,第五纵队的 300 名八路军边打边退。   宗子敬在村口看到战士们满身是伤,有的还在流血,立刻让人打开大院门。   “快进来!院里安全,还有伤药和热粥!” 他嗓门洪亮,把战士们往院里迎。   特派员谢甲树很意外,他没见过主动接纳八路军的地主,心里满是感激。   其实这不是宗子敬第一次帮八路军。前一年冬天,有八路军伤员路过村子。   他悄悄把伤员接到家里,让家人照料,还帮着躲过日军的搜查。   那时他就说:“鬼子是外人,八路军是保咱的,该帮!” 这话,他没跟外人说过。   可这次,麻烦比上次大得多。八路军刚进院没多久,1200 名日军就围了上来。   炮弹落在院墙外,震得瓦片直掉,宗子敬却很镇定,指挥家人把村民往角楼转移。   八路军战士冲出去作战,从白天打到天黑,枪声渐渐稀了 —— 子弹快打光了。   谢甲树攥着空枪,心里急:“没弹了,这可咋守?”就在这时,宗子敬拉着谢甲树往库房跑,掀开地窖盖板,十几箱弹药露了出来。   “这是我早年囤的,现在拿出来,跟鬼子拼!” 他一边搬箱子,一边喊儿子、孙媳帮忙。   孙媳从没开过枪,却拿起一把步枪说:“我也能打!” 趴在墙头上练瞄准。   战士们有了弹药,士气大振,当晚就组织突围,子弹精准地射向日军。   这场仗打得惨烈,日军被打死 500 多人,带队军官也被击毙,剩下的仓皇逃窜。   谢甲树握着宗子敬的手,眼眶通红:“老爷子,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宗子敬却摇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你们保家卫国,才是真英雄。”   之后,他还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给八路军当军粮,全力支持抗日。   抗战胜利后,宗子敬把大院的一部分改成了学校,让村里的孩子免费读书。   他常对孩子们说:“要记住当年的仗,记住要护好自己的国家。”   晚年的他,还保留着当年的弹药箱,说是要留着给后人看,别忘历史。   如今,宗子敬早已去世,宗家大院也改建成了村民活动中心,但他的故事没被忘。   纪念碑前,总有村民来献花,老人给孩子讲当年的事,一遍又一遍。   那个靠卖杂货起家、盖 “保险院” 护乡邻、藏弹药救八路军的地主,用一生诠释了大义,永远活在大宗家村人的心里。   主要信源:(海报新闻——红色冀鲁边·抗日⑨丨 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大众数字报——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