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出卖后,乌克兰不再客气,向美国甩了一巴掌,好响亮的耳光!”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0日,乌克兰方面称,乌克兰当局代表在联合国表示:乌克兰当局准备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但红线不可更改。 谁都能听出这话里的火气,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是美国抛出来的一份所谓“和平方案”。 对乌克兰来说,这份要求11月27日前签署的“28条计划”哪里是什么和平协议,简直就是逼它签字认输的“投降书”。 里面的条款一条条都戳在乌克兰的痛处:先不说要冻结现在的战线,相当于承认已经失去的领土,更过分的是要求乌军从顿涅茨克部分实际控制区撤离,等于把手里攥着的地盘再主动让出去。 还有一条更离谱,要把乌克兰国防军的规模限制在6万人以内,这跟让它自废武功、以后任人拿捏有什么区别? 最让乌克兰寒心的,不只是条款有多苛刻,而是这份方案根本没把它放在眼里。据传这是美俄私下商量出来的结果,全程都把作为当事国的乌克兰晾在一边。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算盘打得太精了:过去三年借着战争削弱了俄罗斯,还把欧洲的资本和能源依赖牢牢绑在了自己身上,该赚的好处都赚够了,现在只想“止损”抽身,哪管乌克兰的死活。 可对乌克兰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回想三年前,它可是西方阵营里的“香饽饽”,被捧成了捍卫价值观的英雄,要钱给钱、要枪给枪,风光无限。 可如今呢?三年战争打下来,山河破碎,一代年轻人都埋进了战壕,老百姓流离失所,当初喊着支持它的“盟友”却突然要喊停,让它咽下所有损失收场。 这种被当成用完就扔的耗材的羞辱感,才让乌克兰下定决心,在联合国给了美国这记“耳光”。 美国人心里算的是经济账和选票,可乌克兰人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命和国土。 沃尔昌斯克、红利曼这些地方,都是乌军士兵拼了命才守住的据点,现在却要让他们主动撤离,那些牺牲的士兵、流离失所的几百万难民,他们的付出难道就这么一文不值? 现在的泽连斯基是真的骑虎难下。一边是美国拿着断供武器、切断情报相要挟,逼他在11月27日前签字;另一边是国内民众,绝对不能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民意汹涌根本不敢违逆。 在这个怎么选都难的岔路口,乌克兰在联合国喊出“红线不改”,与其说是在跟美国讨价还价,不如说是为了保住最后一点尊严的本能挣扎。 其实这场博弈早就变了味,从一开始喊的“为了胜利”,慢慢变成了大国之间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欧洲那边也早就疲惫不堪了,战争带来的高能源账单、被拖累的经济,让他们苦不堪言,虽然表面上还得跟着美国走,但心里恐怕早就盼着这场战争赶紧结束,摆脱这个烫手山芋。 乌克兰在联合国的这番表态,其实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大国操控的地缘棋局里,小国哪怕再英勇,手里握着再正义的理由,终究还是难逃被当成筹码交易的命运。 这记耳光没打在脸上,却疼在每一个相信过“盟友承诺”的人心上。它改变不了美国急于抽身的现实,也逆转不了前线力量悬殊的颓势,或许这就是弱国在强权政治的夹缝中,能发出的最后一声无奈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