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还没打完,俄罗斯就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接到了600亿美元武器出口订单!俄罗斯五大王牌武器需求量尤其最大。 舒加耶夫这个人从苏联时代就开始干军技合作,干了三十多年,见过大风大浪。2025年迪拜航展他又一次站出来放话,说中东北非一直是俄罗斯军售传统大户,现在订单堆得更多了。很多人觉得奇怪,冲突还没结束,俄罗斯怎么还有空往外卖?答案就在于那些装备在冲突中表现太亮眼,好多国家一看视频和数据,直接就心动了。苏-57E五代机、卡-52E鳄鱼直升机、铠甲-SMD-E防空系统、柳叶刀和天竺葵系列无人机,再加上RVV-BD远程空空导弹和Kh-35UE反舰导弹,这些东西需求量直接爆棚。 先说整体情况,俄罗斯军工这些年确实顶着巨大压力,但出口这块从来没掉链子。2023年到2024年官方数据,年度实际交付稳定在130-150亿美元,订单本子一直保持在500-600亿美元左右。2025年迪拜航展前夕,舒加耶夫确认总订单接近600亿,中东北非占大头,这跟以前几年差不多,但重点变了:以前是补库存,现在是抢着要实战验证过的货。冲突让俄罗斯装备从“纸面数据强”变成了“真刀真枪扛得住”,这才是最大卖点。 为什么中东和北非这么着急?这一带本来就不太平,也门、利比亚、叙利亚、加沙,哪哪都是火药桶。加上美国越来越靠不住,F-35卖给谁不卖给谁全看心情,法国阵风和台风又贵得离谱,俄罗斯东西性价比高,还不挑客户,维护简单,升级空间大,自然就成了首选。苏-57E这次在迪拜还做了飞行表演,好几个国家当场表示要谈采购细节。阿尔及利亚早就下单了,其他海湾国家、北非国家也排着队。 再说五大王牌为什么这么抢手。第一,苏-57E,五代隐身,多任务能力强,雷达反射面积小,航电系统先进,挂载能力也够狠。以前很多人怀疑俄罗斯能不能量产,现在生产线稳了,出口版也准备好了,好几个国家直接问价。第二,卡-52E,同轴双旋翼,在高温沙尘环境里飞得稳,维克拉马蒂亚导弹打得准,夜战能力强,中东客户特别喜欢这种能在沙漠里横着走的武装直升机。第三,铠甲-SMD-E,新模块化设计,能一次带48枚小导弹或者12枚大导弹,专门反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现在谁不怕无人机群攻?这东西正好对症下药。 第四,无人机这块俄罗斯直接开挂。柳叶刀巡飞弹、天竺葵-2升级版,90公斤战斗部,光纤制导版本,成本低、命中率高,冲突里表现太亮眼,好多国家一看视频就拍板要买一大批。第五,导弹系列,RVV-BD射程200公里,先数据链后主动雷达,专门打预警机和加油机;Kh-35UE反舰导弹低空突防能力强;Kh-58UE反辐射导弹150公斤战斗部,专治敌方大雷达。这些东西不光卖得贵,还能打包卖售后服务和技术转让,中东客户吃这一套。 舒加耶夫在航展上反复强调,俄罗斯装备最大优点就是皮实、好用、不娇气,各种气候都能上,还能不断升级。最关键一句:全都在实战里打过硬仗,不是展览品。这话一出,好多代表点头如捣蒜。相比西方动不动就CAATSA制裁,俄罗斯这边签了合同就稳稳交付,从不卡脖子,这点特别接地气。 订单为什么集中在中东和北非?很简单,钱多、需求急、对手强。美国卖武器挑三拣四,以色列又不卖高端货,俄罗斯正好填空缺。沙特、阿联酋、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这些国家军费年年涨,2024-2025年全球军费又创新高,中东占了大头,自然看上俄罗斯这批实战王牌。 有人问,那俄罗斯自己还打着仗,产能够吗?其实俄罗斯军工这些年扩产扩得凶,平行生产线一条给自家,一条给出口,两不误。加上印度、中国、伊朗这些老客户订单稳定,新客户又涌进来,600亿订单本子不是吹的。迪拜航展现场,苏-57E飞完表演,卡-52E盘旋一圈,铠甲系统雷达转一圈,柳叶刀模型一摆一排,合同就哗哗地签。 这波订单对俄罗斯来说意义不小。军工企业有钱继续研发,工人有活干,国家外汇也进账。更重要的是,把实战经验转化成了真金白银,还顺带把影响力往中东和非洲延伸了一大片。西方想卡脖子卡了几年,发现根本卡不住,人家该卖还卖,该飞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