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终究还是说出了震惊世界的大实话!   11月20日,纽约时报刊文直言,中

墨忆 2025-11-24 17:18:01

美国媒体终究还是说出了震惊世界的大实话!   11月20日,纽约时报刊文直言,中国不光顶住了美国全方位的经济施压,还凭着在美国依赖的全球供应链里的主导地位,用更有威慑力的反制手段成功反击,而经历数十年产业空心化的美国,没做好准备不说,压根没心思也没实力给出像样回应。   2025年9月国新办的数据摆得明明白白,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都摸到30%了,连续15年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里,大多数产量都是全球头把交椅。   这种家底可不是吹出来的,美国2025年上半年还想在新能源领域搞小动作,酝酿着对中国电动车电池组件加征新关税,结果中国1月实施的关税调整方案早留了后手,直接把电池隔膜这类关键部件的进口关税提了上去。   要知道全球80%的锂电池隔膜产能都在中国,美国特斯拉、福特的电动车工厂,每辆车的电池都得靠中国供应,关税刚调整没俩月,美国电动车价格就平均涨了800美元,福特第三季度销量直接跌了19%,那些喊着“供应链脱钩”的政客,连自家车企的哀嚎都捂不住。   芯片领域的拉扯更能看出门道,美国2025年夏天又升级了对华芯片设备禁令,想卡死中国先进制程的脖子,可他们忘了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还攥在中国手里。   全球95%的高纯碳化硅衬底产能在中国,这东西是新一代芯片的核心材料,禁令生效才一个月,美国英特尔的14纳米芯片生产线就因为缺料停了20天,损失超过15亿美元,高通更是急得派高管三番五次来华谈合作,之前的强硬派头早没了踪影。   更讽刺的是,美国军工的F-35战斗机,每架需要的400多种精密电子元件里,有230种依赖中国供应链,禁令一出,洛克希德·马丁的生产线直接停摆,最后只能靠库存勉强维持,所谓的“技术压制”成了自断生路的笑话。   中国的反制从来都精准得像手术刀,专挑美国的软肋下手。2025年10月美国农业部还在喊着“减少对华农产品依赖”,结果中国只是把美国玉米进口量从去年的2000万吨砍到1200万吨,转而增加巴西采购,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就炸了锅,爱荷华州的抗议游行闹了整整三周,拜登政府不得不紧急追加60亿美元补贴,可这点钱连弥补损失的零头都不够。   更狠的是稀土领域,中国虽然没明着禁运,但2025年稀土加工品的出口检验标准一提高,美国稀土企业的交货周期直接从30天拉长到90天,通用电气的风电涡轮机生产线因为缺钕铁硼磁体,开工率降到了50%,之前喊着要在本土建稀土加工厂的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连环评都还没通过,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走。   美国没实力回应的根子,全在几十年产业空心化挖的大坑里。2025年11月刚出的财报显示,美国AI基础设施巨头CoreWeave因为数据中心“供电外壳”建设滞后,直接把全年营收指引下调,资本支出从原本计划的200-230亿美元砍到120-140亿美元,订单积压了556亿美元却交不了货。   这可不是个例,美国想重建芯片产业链,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原定2025年投产,结果连合格的光刻胶都造不出来,还得从中国江苏的企业采购,光运输成本就多花了25%,工期直接拖到2026年。   更可笑的是,美国连最基础的工业母机都依赖进口,2025年上半年想采购一批高精度注塑机,翻遍本土企业都找不到能达标,最后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而这类设备中国早就实现了100%自主化生产。   2025年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生效,接近96%的税目实现零关税,越来越多国家选择跟中国抱团,美国想拉着盟友搞“小圈子”排挤中国,结果欧盟2025年对华进口额反而涨了12%,德国汽车巨头宝马、奔驰的在华工厂产能占比都超过了40%,根本不敢跟着美国搞脱钩。   美国自己也心知肚明,2025年海关数据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工业零部件占比还维持在28%,比2018年只降了3个百分点,所谓的“供应链重组”不过是自欺欺人。   说到底,2025年的局势早就明朗了,美国手里的施压工具越来越少,中国的供应链主导权却越来越稳。   纽约时报敢说真话,无非是看明白了现实——美国产业空心化不是喊几句“制造业回流”就能补回来的,中国握着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想卡中国的脖子,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产业链扛不扛得住反制。   现在的美国就像个空有架子的壮汉,挥出的拳头没伤到别人,反而震得自己胳膊疼,这种无力感,可比丢了面子更让他们难受。

0 阅读:205

评论列表

山水有情

山水有情

1
2025-11-24 21:14

没有美国的这番操作,世界不会认清谁是霸权主义!谁是搅局者的本质!更不可能体会到这一系列操作竟然会给自身带来诸多问题!对比之下!更有利于确立中国在世界的正面角色定义和担当!长期来看中国必然是最终的赢家!

猜你喜欢

墨忆

墨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