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身形高瘦、神情坚毅的老者,被普遍认为就是林世功。 1876年,日本以“废琉置县”强行吞并琉球后,琉球王尚泰秘密派遣妹夫向德宏等人赴清求援,林世功则是其中最坚定、最倚重的助手。 抵达北京后,林世功随向德宏奔走呼号长达五年,多次向清廷呈文,请求出兵制止日本吞并琉球。然而彼时的清朝内外交困,无力与日本开战,始终未能答应。 1880年,中日谈判出现“分岛改约案”——日本企图以所谓“分岛换约”迫使清廷承认其吞并琉球。 1881年,林世功得知此事后,悲愤至极:琉球已无生路,清廷也已无心力。为了唤醒朝廷,他写下绝命诗《古来忠孝几人全》,随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前自尽殉国。 林世功的死谏震动朝野,促使清廷最终拒签分岛改约案,使琉球的法理争议得以被保留,没有在1880年代即被彻底“盖棺定论”。 他之死,不只是琉球的悲歌,更是近代东亚秩序第一次剧烈摩擦: 延续三千年的中华“天下体系”,与西方—日本主导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首次发生正面冲撞。 林世功,是这场文明断裂与秩序转折的导火索。 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