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二十件羽绒服了,撑得衣柜门都快炸了。 结果呢? 每天早上,对着一柜子“衣服尸体”发呆,感觉自己光着身子没衣服穿。 昨儿又看上一件黑色的。新款,版型绝了,摸着那料子,魂儿都快被勾走了。 我知道,我那柜子里已经挂着三件黑色的了。一件前年的,一件去年的,还有一件是带毛领的。 但这有啥用呢? 说白了,我们这种人,买的根本就不是衣服。 买的是那个拆开包装的瞬间,是那个剪掉吊牌的仪式感,是“穿上它我就是全新的我”的那个该死的幻觉。 是多巴胺。 你缺羽绒服吗? 不,你缺的是一种感觉。 一种“我走在街上,跟去年的我,甚至昨天的我,不是同一个我”的感觉。 所以别让人骂你了,没用的,骂不醒。 能劝住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唾沫星子。 是下个月的信用卡账单。 或者,是明年你看着这件“心肝宝贝”,眼神里流露出那种熟悉的、想把它扔掉的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