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我军六员大将可挂帅,林帅、粟裕皆符合条件,为何最终由彭大将军出征? 说起朝鲜战争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南下,半岛上一下子就乱套了。美军带头,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部队,号称联合国军,很快就仁川登陆,把战线推到鸭绿江边上。东北工业基地眼看要遭殃,中央一看这架势,得主动出兵保家卫国。要选志愿军统帅,这可不是小事,得挑能指挥几十万大兵团作战的,能在装备差一大截的情况下逆转战局的,还得资历老,能镇住各路部队的将领。翻翻档案和历史资料,当时符合这三条的,就六个人: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林彪、粟裕、陈赓。 这六人里头,林彪和粟裕最被看好。林彪四野部队占东北边防军大头,他熟悉东北老部下,辽沈平津打过百万大军,对美械装备国民党嫡系也有经验。粟裕刚备战台湾,65万大军在手,淮海歼灭美式装备的黄百韬邱清泉兵团,游击转运动战一套一套的。中央7月就定下东北边防军,抽38、39、40、42军加炮兵,25万多人集结鸭绿江,司令员先点粟裕,配肖劲光肖华为副手,都是四野老人,便于他上手。 可粟裕的身体扛不住。22年革命生涯,六次重伤,脑子里弹片引发的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肠胃病全上身。淮海时他七天七夜不睡,头痛到警卫员用凉水浇头。1950年5月就请假养病,7月接到任命还想硬扛,调查美军飞机型号航线,建议增派第九兵团。可8月病情恶化,头晕到转头都难,文件看不了20分钟,吃饭菜得摆直线。毛主席三次来信劝,派罗瑞卿探望,罗报告说粟裕病重无法安心养。粟裕电告中央,建议换人。12月他去苏联看病,医生查出脑神经伤、肠子纠结。毛主席等了他两个月,仁川登陆后局势崩盘,只能放弃。 林彪接着上考虑名单。他47岁,四野主帅,部队听话,东北气候地形熟,还去过苏联治过病,便于协调空军支援。可林彪旧伤也严重,1938年山西穿日军大衣骑马,被阎锡山哨兵误伤头部,怕光怕风怕声,头痛时晃头走夜路。东北零下几十度,朝鲜山地更苦,他试风帽一啸就发作。更关键,林彪对出兵有保留。新中国工业底子薄,美军核武海军空军全套,陆军一个师炮1500门,我军一个军才36门。他在武汉养病,9月问驻朝大使,能不能让朝鲜人上山打游击?10月书记处会议,他说为救几百万朝鲜打烂五亿中国人划不来,美军原子弹轰炸够喝一壶,出兵屯北部看形势,能不打就不打。周总理批评他这叫出而不战。毛主席找他谈,出兵意义有利条件对美对策,林彪还是推身体不好,要去苏联治。中央10月2日会议,常委们提林彪合适,他又称病。毛主席权衡,东北边防军他参与组建,但关键时刻顶不住。 刘伯承58岁,一目失明左眼也衰,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正抓教学,培养人才。徐向前49岁,太原战役抬担架指挥,解放后头痛到打滚,医院休养。陈赓48岁,在越南帮胡志明抗法,丛林夜袭法军哨所,脱不开身。六人筛下来,只剩彭德怀。彭53岁,西北一野司令,身体虽有头瘤但硬朗,资历仅次朱德,八路副总指挥,西北两万破胡二十万,百团大战啃硬骨头。他积极主张出兵,10月4日政治局会议说朝鲜唇亡齿寒,美军鸭绿江台湾随时借口打我们,让步不行,打烂了等于解放战晚几年胜。毛主席问谁去,他说中央已有林彪合适。毛主席单独留他,征求意见,彭说服从命令。5日邓公转达正式任命,彭只带杨迪等几人,8日飞沈阳,19日部队渡江。 彭德怀上任后,指挥过程稳扎稳打。五次战役加阵地战,硬是把联合国军逼回三八线。第一次战役,10月25日两水洞首战歼南朝鲜第六师一个营,彭在大榆洞设司令部,改防御为运动战,诱敌深入西线歼伪军。云山战斗,39军围美骑兵第一师第五八团,彭电令咬住敌不放,歼敌千余。第二次战役,11月25日德川宁远,113师穿插140里卡美军退路,彭越级无线电指挥三所里堵敌,歼美第二师一万。第三次,12月31日汉城,联军进三七线,彭拒苏联大使追击全朝,识破麦克阿瑟仁川式登陆。第四次,2月铁原阻击,彭调整部署,部队构筑工事击退坦克冲锋。第五次,4月22日提前发起,打破敌侧后登陆,6月结束转防御。 1951年7月开城谈判,边打边谈。彭回国主持军委,陈赓代理,抓坑道防御,250公里战线三月建体系。邓华全程参战,上甘岭他指挥,43天歼敌两万五。杨得志倡地道战,杨勇抓后勤。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停战协定,彭亲赴开城签字,美司令克拉克成史上第一签败局的。志愿军以小米加步枪,歼敌七十万,换来东北安宁,奠定新中国大国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