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台湾不一定等得到2028年大选,中国大陆可能于2027年前后具备攻台能力

地缘历史 2025-11-25 14:50:26

郑丽文:台湾不一定等得到2028年大选,中国大陆可能于2027年前后具备攻台能力,国民党须扮演扭转乾坤的角色。   11月20日,郑丽文在接受《中广新闻网》专访时,警告说,如果国民党不能扮演“扭转乾坤”的角色,台湾社会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迎来2028年的领导人选举。   这话说得够白了吧?翻译过来就是,再这么搞下去,大家就别想着投票了,得先想想怎么过日子。   郑丽文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她的逻辑很简单:赖清德当局一门心思往“台独”的死胡同里钻,大陆的耐心正在被快速耗尽。   她认为,国民党作为岛内重要的政治力量,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致力于缓和台海的紧张局势,而不是跟着民进党一起“舞刀弄枪”。   所以,她开出的药方是什么?两个字:和解。更具体点,就是“国共和解”。   她主张在“九二共识”这个已经被民进党扔进垃圾桶的政治基础上,重启两党对话。   当然,她也留了个尾巴,说“统独需尊重民意”,这算是说给岛内听的场面话,大家都懂。   有意思的是,郑丽文一边为台湾的未来操碎了心,一边也没忘了国民党内部的“小九九”。   她直接点名了台中市长卢秀燕、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和台北市长蒋万安,认为他们都是2028年的潜在人选。   但她强调,现在的关键是“保护候选人”,而不是急着把谁推到火线上。   为了防止内斗重演,她还提出了“三不原则”——不黑箱、不量身定制、不私相授受。看得出来,国民党是真的被内耗搞怕了。   更务实的一步,是推动“蓝白合”。目标直指2026年的县市长选举。   这算盘打得很精明:先在地方选举上联手,把民进党的地盘撬松,为2028年的“大决战”铺路。   否则,蓝白继续互耗,只会让民进党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当郑丽文在岛内苦口婆心布局时,海峡对岸可没闲着。大陆的动作,完全印证了她的担忧,甚至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猛。   美国人那边早就有人吹风了。美军印太司令阿奎利诺不止一次地警告,解放军将在2027年前后具备全面“攻台”的能力。   这个时间点,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台湾上空。   大陆的牌,打得是一套“组合拳”,有软有硬,有文有武。   先看硬的。2025年4月,东部战区搞了一场代号“海峡雷霆-2025A”的大规模演习。   这次演习跟以往不同,它模拟的是如何彻底封锁台湾岛的关键港口和能源设施,玩的是“区域拒止”的硬核战法。   说白了,就是“我可以不登岛,但让你一滴油都进不来,一船货都出不去”。   与此同时,大陆的海警船已经把在金门、马祖海域的巡航变成了“新常态”,所谓的“海峡中线”早已名存实亡。   军事装备的升级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被外界高度关注的航空母舰“福建舰”,在2025年11月正式宣布形成战斗力。   而传说中的076型两栖攻击舰,进展也异常顺利。   美国智库都认为,这些大家伙,就是大陆为2027年可能发生的台海封控准备的关键棋子。   再看软的。大陆深谙“攻心为上”的道理。一部名为《澎湖海战》的史诗级电影,耗时34个月制作,高调定档2026年。   影片再现的是清代康熙年间统一台湾的历史。   这用意再明显不过了——通过影视叙事,反复强调“统一”的历史正当性和势不可挡。   法律层面的动作也没停。202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设立了“台湾光复纪念日”。   这不仅仅是个纪念日,更是在法理上进一步强化“两岸同属一中”的依据,等于是否定了台湾当局的所谓“治权”。   经济上,大陆更是拿捏得死死的。一边暂停ECFA框架下部分石化产品的关税优惠,精准打击台湾的支柱产业;另一边,两岸的贸易额却不降反增。   2025年前四个月,贸易总额高达97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这种又打又拉的怪圈,凸显了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高度依赖,根本“脱不了钩”。   面对大陆这套“法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四维立体施压,赖清德当局是怎么应对的呢?答案是:加码对抗。   他们计划将防务预算提升到GDP的3%。郑丽文对此的评价是四个字:“穷兵黩武”。   在她看来,这不仅无法保证安全,反而在不断加剧台湾的民生压力。   那么,台湾指望的“靠山”美国,又是什么态度?   这就更有趣了。美国内部完全是精神分裂的状态。一边是阿奎利诺这样的军方鹰派,天天渲染“中国威胁论”;   另一边,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又公开质疑解放军搞两栖登陆的难度太大。   更要命的是,白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甚至在半公开场合放话,称“台湾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 郑丽文的警告,与其说是国民党的政治算计,不如说是对一个残酷现实的无奈承认:   台湾的命运和时间表,或许早已不由自己决定了。

0 阅读:0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