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基辅消息 11月2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凌晨发生多起爆炸,基辅市军政管理局局长蒂穆尔·特卡琴科宣布“整个乌克兰都面临导弹威胁”,乌防空系统已启动拦截。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局称,袭击已造成2人死亡,并有建筑受损,而在当天上午,基辅再次传出爆炸声。此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它发生在美乌代表在瑞士日内瓦讨论美国提出的结束冲突的新和平方案之后,美国和乌克兰代表近期起草了一份新的方案,但最具争议的议题仍需两国总统决定。 硝烟尚未散尽,新的和平方案已在谈判桌上经历了激烈博弈。原本的“28点计划”被精简为“19点”,领土归属、乌克兰军队规模这些烫手山芋被留给了总统们去面对。特朗普那句“他就继续打吧”的强硬表态,与泽连斯基所称的“艰难选择”形成鲜明对比,战火中的平民命运仿佛悬于一线。 炮声成了最残酷的谈判筹码。就在基辅遇袭同日,俄罗斯方面宣布一夜之间击落了249架乌克兰无人机,而乌军同样报告拦截了数百个空中目标。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让日内瓦会谈桌上的外交努力显得如此脆弱。 更令人心痛的是,那些曾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中幸存的人们,如今在战火中再次失去家园。11月中旬,一栋居住着核事故幸存者的公寓楼在空袭中化为废墟,七人遇难。他们躲过了辐射灾难,却没能躲过人间战火,历史在这里划出了最残忍的轨迹。 克里姆林宫对欧洲提出的修改方案直接泼了冷水,指责其“缺乏建设性”。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强调,只相信直接从美国获得的信息,这场多方博弈中,信任比和平更加稀缺。 战争从来不只是在战场上分高下。当谈判代表在日内瓦斟酌条款字句时,基辅的防空警报正在撕裂长空。和平进程每一步都踩在废墟之上,而最新的死亡数字就摆在谈判桌前——这不是外交辞令,是血淋淋的现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乌克兰能否守住沃尔昌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