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10月16日,广东珠海,一辆救护车在道路上疾驰,行驶至路口处时,前方车辆却拒不让行,救护车司机多次鸣笛提醒,可前车却丝毫未动,没有办法,救护车只能等对向车辆通行结束后,倒车逆行过去。交警:已处罚! 珠海某救护车的车厢里,医护人员跪在担架旁,双手不停按压着一位老人的胸口,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数值一点点往下掉,“嘀嘀”的提示声在狭小空间里格外刺耳。 老人是突发心梗被送医的,救护车司机王师傅紧握着方向盘,盯着前方路口,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 前面一辆银色小车正稳稳停在红灯前,任凭他把警报器开得震天响、远光灯闪了又闪,就是不肯挪窝。 那天下午的阳光不算刺眼,银色小车里的李先生正盯着前方的车流,心里盘算着绿灯亮了后该怎么走。 他隐约听见后方有警报声,甚至感觉车身被震动了几下,但没太在意,觉得等红灯变绿再走是天经地义,万一提前变道压线被罚款扣分,反倒不划算。 他没回头看一眼,也没降下车窗,完全没意识到,身后那辆救护车的车厢里,正有人在和死神抢时间。 王师傅按了快一分钟的喇叭,嗓子都喊哑了——他降下车窗朝李先生喊“后面有急救病人,麻烦让让”,可前面的车依旧纹丝不动。 车厢里的医护人员已经加快了心肺复苏的节奏,老人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王师傅知道,心梗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120分钟,每多耽误一分钟,心肌细胞就多坏死一些,老人能活下来的希望就少一分。 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只能等对向车道的车全走完,慢慢打方向倒车,从逆行车道绕了过去,这一绕,足足多花了4分钟。 后来交警找到李先生,他的回答让办案民警都有些无奈:“我就是怕违章被罚,没觉得几分钟能有啥大事。” 他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里写得明明白白,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必须让行。 就算为了让行闯了红灯、压了线,只要拿着急救中心的证明,就能到交警部门撤销违章记录。 他更不知道,珠海这几年一直在路口的电子大屏、交通广播里宣传这个政策,还专门推出了“礼让急救车”的违章豁免机制,这些和司机息息相关的信息,他从来没主动了解过。 其实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在珠海不算少数。 珠海交警后来公布过一组数据:2024年1月到9月,全市一共查处了87起不避让急救车的违法行为。 这87起里,超过六成的司机要么像李先生一样怕违章被罚,要么没把救护车的警报声当回事;还有三成司机明明知道该让,却嫌让行麻烦、怕耽误自己的行程,故意不避让。 不光珠海,江苏苏州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一辆拉着需紧急手术患者的救护车,在路口被私家车堵住,司机同样怕变道压线扣分,任凭救护车怎么提醒都不动,结果延误了5分钟,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虽然后来保住了命,但恢复周期比预期长了好几倍。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珠海后来启用了“救护车优先通行”的智能调度系统。 救护车快到路口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把救护车行驶方向的绿灯时间延长;路面的监控摄像头还会实时抓拍不礼让救护车的车辆,方便交警后续查处。 这样一来,救护车能更快地赶到医院,主动让行的司机也不用再担心违章,算是个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办法。 可即便有了这样的系统,还是有司机抱着侥幸心理不礼让。 说到底,还是没把别人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法律意识也不到位。 其实礼让救护车真的不是什么难事:有的司机看到救护车过来,会提前打转向灯靠边停下。 有的司机在车道里不好直接靠边,就会临时稍微逆行一点,腾出空间让救护车过去。 这些举动对司机来说,可能只是多等几秒钟、多绕一段路,但对救护车里的病人来说,却是能不能活下来的关键。 这件事被路过的车主拍下来发到网上后,很快引起了网友热议。 有人说“罚200块、记3分太轻了,起不到警示作用”,也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说现在只要远远听到救护车的警报声,就会提前找安全的地方避让。 2025年11月23日早上7点33分,光明网也报道了这件事,还特意提到了交警的提醒:为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产生的违章,不会被处罚。 交通规则看似是约束开车行为的,但最终目的是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路口那几秒钟的等待、几米远的距离,让出去的不是麻烦,而是别人的生命希望。 希望李先生被处罚这件事,能给更多司机提个醒:下次再遇到执行任务的救护车,别先琢磨自己会不会违章,先想想救护车里的人正等着救命。 毕竟谁也说不准,哪天自己或者家里人突发意外,也得靠救护车争分夺秒地赶来。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