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近日,河南,女孩看到81岁的爷爷出去了,她就去找爷爷。爷爷正在搬水泥板,她问爷爷在干什么,听了爷爷的回答,瞬间崩溃大哭。 村里人常说,老一辈的心,越老越软,但他们自己却越老越硬,河南林州的小李(化名),这一次算是真切见识到了,心软的是孙女,硬的是她八十一岁的爷爷。 那天上午,太阳刚爬上房顶,小李在家刷着手机,余光瞄见院门口晃过去一个熟悉的身影。 爷爷推着板车,一步深一步浅地往外走,看着就让人提心吊胆,小李心里咯噔一下,赶忙丢下手机悄悄跟了出去,老人家走得慢,但步子倔得很。 走到村头那片荒着的空地,小李整个人都愣住了,爷爷正弓着腰搬一块沉甸甸的水泥板,水泥板至少半米宽,边角粗糙,换成年轻人干都费劲,更别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 他两只手死死地扣住板边,手背上青筋突得吓人,脚在地上一点一点挪,仿佛每前迈一步都在用尽全身气力。 那双手,比同龄人的还要“老”,不是普通的皱纹,而是被风吹、被土埋、被活磨出来的深褐色老茧,指节又肿又硬,像树疙瘩一样。 有些地方还裂着口子,水泥板磨过去就能糊上一层红印。小李看得心都揪起来。 她跑过去赶紧扶住水泥板,声音都抖了:“爷,你在这干啥呀!这么重的东西你咋搬?” 爷爷被她吓得直眨眼,直起身来,喘得肩膀一抖一抖的,用袖子擦了一把汗,像说家常一样淡淡地来了一句:“整着我百年后用的。” 小李愣了两秒,没反应过来:“啥百年后用的?” 老人抬脚指了指那片空地,又拍了拍板子:“这些板子以后立到我墓前,你以后带着你的小孩来烧纸,好找我。” 那一刻,小李整个人仿佛被雷劈了一样,“百年后”“墓前”几个字像扎在心上一样,她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根本憋不住。 她抱住爷爷的胳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像个委屈的小孩,爷爷反倒笑了,:“别哭,别哭,人早晚都得有那一天,我先弄好,你爸以后就不用整了。” 老人说得轻描淡写,可小李越想越心酸。爷爷年轻的时候,靠种地、打零工、干苦活撑起一家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们。 现在年纪大了,本该好好享清福,结果还偷偷跑出来帮自己布置后事,只为了“不添麻烦”。 那天她费了半天劲才把爷爷拉回家,把那些水泥板、砖头全搬到一边,她心想,这下爷爷应该不会再折腾了。 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刚睁眼,她就从窗户看到爷爷又拄着拐杖往外走,小李气也不敢发,只能跟着去,一边哭一边搬轻的板子,心里悄悄发誓:以后无论多忙,必须多回家,多陪爷爷。 后来这件事被小李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网友们看了全破防:“老一辈的爱都不挂嘴上,全靠行动说话。”“老人怕的不是死,是走了给孩子添麻烦。”“看着爷爷的背影,想起我家老人了,都是这样,把最苦的活留给自己,把最好的留给晚辈。” 其实这就是无数农村老人最真实的模样,他们嘴硬,心却软得一戳就碎,能自己干的绝不麻烦孩子,连身后事都提前安排妥当,只为让晚辈以后少操一点心。 水泥板很硬,老人心却更硬;话说得平静,思念和牵挂却深得像老树根。那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爱,不动声色,却能一下戳中人的泪点。 愿我们都能在来得及的时候,多陪陪身边的老人。别等他们再也搬不动一块水泥板,也再叫不动你名字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当初的忽略。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