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6 23:36:06

/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另一套,特朗普虽然也反华,但他毕竟是一个商人,讲究利益优先,贸易战科技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妥协,特朗普还喜欢别人给他戴高帽子,因此,从维护中美和平、合作关系来讲,特朗普执政对中国有利,远超拜登(对中国来说)。 拜登的反华是刻在骨子里的顽固,而且最让人不齿的是言行不一,嘴上喊着 “合作是对华政策支柱”,实际干的全是封锁打压的勾当。 他上台后就把 “印太战略” 玩得比谁都溜,拉着日韩搞三边对话,搞美日印澳 “四方安全对话”,还拼凑 “印太经济框架”,把盟友们绑上反华战车,一门心思要在军事、经济、科技上全方位围堵中国。 在芯片领域,拜登更是把 “言而无信” 发挥到极致,2022 年先出台政策全面封锁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2023 年又补刀,把英伟达等厂商为中国定制的绕开限制的产品也列入黑名单,2024 年干脆直接制裁 136 家中国实体和 4 家海外子公司,嘴上说着 “不寻求脱钩”,实际却在产业链上对中国下死手。 贸易政策上更是离谱,他一边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伤害美国消费者”,一边却在 2024 年对价值 18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电动汽车税率从 25% 飙到 100%,太阳能电池和部分钢铁铝制品税率也翻倍往上提,完全不管美国国内企业的哀嚎。 要知道,这些制裁最终的成本都转嫁到了美国民众身上,2025 年 4 月美国 CPI 还在同比增长 2.3%,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开支因为对华关税增加了近 1300 美元,而中国半导体出口却逆势突破万亿,制裁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拜登这种不管不顾的顽固反华,到头来只是损人不利己。 反观特朗普,虽然同样反华,但商人的本质让他凡事都先算一笔利益账,没有拜登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识形态执念。 2018 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对中国约 3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喊着要减少贸易逆差,但打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对劲。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 2017 年的 3752 亿美元不仅没降,反而在 2022 年涨到 3829 亿美元,美国企业市值蒸发 1.7 万亿美元,还丢了近 25 万个就业岗位,他立马就愿意坐下来谈判。 2018 年 5 月就和中国达成经贸联合声明,同意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在能源、农产品、医疗等领域加强合作,这种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谈” 的灵活劲,比拜登一条道走到黑强太多。 特朗普的合作从来都带着商人的务实,他知道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占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 60%,所以在谈判中特别看重农产品出口,哪怕后来双方有摩擦,中国减少美国猪肉、大豆采购时,他也会第一时间调整策略,而不是像拜登那样硬扛。 而且特朗普爱听好话、喜欢被戴高帽子的性格,也给中美沟通留足了空间,只要能让他觉得有利益可图,能挣到面子,他就愿意在政策上做出妥协,不像拜登那样被僵化的政治正确绑死。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虽然自私,但客观上减少了围堵中国的精力,他在任时奉行单边主义,和日韩等盟友关系闹得很僵,美日韩三边合作直接陷入停滞,不像拜登那样费劲心思拉帮结派搞 “小圈子”,把地区局势搞得剑拔弩张。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甚至想从欧洲抽身,让欧洲盟国自己承担安全责任,把战略重心转向印太,但这种收缩反而让中国面临的多边围堵压力小了很多,毕竟一个孤军奋战的美国,比一个拉着一群盟友的美国好打交道多了。 拜登则不一样,他到处串联,搞 AUKUS 安全伙伴关系,升级美日安保条约,把美军驻菲律宾基地从 5 个增加到 9 个,还试图把北约拉入印太战略,这种系统性、网络化的反华操作,让中美关系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 特朗普的商人逻辑虽然本质上还是为了美国利益,但至少他讲规则、看回报,不会为了反华而反华,只要利益谈拢,合作就能推进,而拜登的顽固反华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言行不一的操作不仅破坏了中美互信,还让全球供应链紊乱,最终拖累的是两国乃至世界经济。 从维护中美和平合作的角度来看,特朗普这种 “利益至上、可谈可妥协” 的执政风格,远比拜登那种 “死缠烂打、不计成本” 的顽固反华要靠谱得多,对中国来说,打交道时至少能摸到门道,知道用利益和面子就能撬动对方,而面对拜登,除了硬扛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