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特朗普与咱们的贸易战突然熄火了,原来不是美国政府认输了,而是美国的资本不愿意了。 贸易战刚开打时,美国政府想得挺美。2018 年开始,对中国输美商品分批次加征关税,从 340 亿美元到 2000 亿美元,税率一路飙到 25%。 特朗普当时拍着胸脯说,这些关税都会由中国企业承担,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毫发无损。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关税这东西从来不是单向收割,而是双向刺痛。 美国零售商是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沃尔玛、塔吉特这些美国老百姓常去的超市,货架上超过 60% 的日用品都来自中国。 加征关税后,一双中国产的运动鞋成本涨了 15 美元,一件棉质 T 恤贵了 8 美元。这些额外成本最终全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制造业企业更是苦不堪言。通用汽车 2019 年就因为关税多花了 11 亿美元采购成本,被迫关闭了美国本土两家工厂,裁员近 1.5 万人。 他们原本想把生产线搬到东南亚规避关税,可越南、马来西亚的工厂既没有中国完整的供应链,工人效率也差一截。 到 2022 年,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彻底泡汤,反而有 37 家美国车企把新增生产线放在了中国,因为这里能实现 “当天缺件、当天补齐” 的供应链效率。 华尔街的资本大佬们更是坐不住了。中国市场早就是美国企业的 “摇钱树”,苹果公司 2022 年在中国的营收高达 740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19%。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 5 年,累计交付超过 150 万辆汽车,贡献了全球销量的 30%。 贸易战让这些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苹果 2019 年净利润下降 2.4%,这是十年来首次下滑。 波音公司因为贸易摩擦导致中国订单减少,2020 年亏损 119 亿美元,不得不裁掉 10% 的员工。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去。美国资本很清楚,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还是最完整的制造业基地。 这些企业纷纷给美国政府施压,要求停止贸易战,毕竟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 美国政府也逐渐发现,贸易战根本达不到预期目标。 他们原本想通过关税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可 2023 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5.5%,比 2018 年提高了 3.6 个百分点。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高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 60%,美国市场上每 4 辆新能源汽车就有 1 辆来自中国。 反观美国,贸易战不仅没让本土产业崛起,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其中美国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可贸易战后,中国转而从巴西进口,很多美国农民因为卖不出大豆而破产,农业州的选票也开始转向反对党。 资本的意志最终左右了政府的决策。当沃尔玛、苹果、特斯拉这些巨头联名写信给白宫,当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频频发声,美国政府不得不低头。 说到底,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美国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证明了中美贸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现在大家终于看明白,贸易战的熄火从来不是美国政府的 “恩赐”,而是资本在利益面前做出的必然选择 —— 毕竟在金钱面前,任何政治操弄都得靠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