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物流第一小哥,皇帝出逃长安时,仍坚持向朝廷运粮送布 783年,唐德宗李适采取以藩制藩的策略锐意削藩,却惨遭反噬。 好多节度使因不满封赏,纷纷起兵造反。 先是有传统的不良分子河北三镇卢龙朱滔、成德王武俊、魏博田悦,外加山东淄青李纳,四镇称王。 再有淮西李希烈跟着称王,甚至称帝。 接着,连京城也发生了泾原兵变,李适仓皇逃出长安。 如此乱局之下,镇海军节度使韩滉一方面协助平叛,一方面仍坚持向朝廷运粮送布。 韩滉堪称当时的物流一哥。 运输物品又快、又细、又稳。 一次,他准备送40担绫罗到奉天(李适临时避难点)。 押运官回家告别时,韩滉已将所有物品都清点陈列完毕。 等押运官上船时,东西早就全部配好,连如厕用品韩滉都登记在册。 每个担夫腰间挂一个银牌,与运送物资一一对应。 还有一次,给平叛副元帅李晟运送100船大米。 韩滉带头扛着粮袋往船上装,属下众将争先恐后都跟着背粮。 100船大米瞬间打包装好。 韩滉在每只船上还配备了5名弩手,彼此之间敲船帮子发送信号。 从南京一直走到陕西渭桥,一路上无人敢抢。 784年李适收复长安后,韩滉又带头送了100万斛粮食到京城。 他这一举动迅速感染了其他节度使,纷纷效仿。 李适激动得跟宰相(准)李沁说: “韩滉乃能化陈少游亦贡米矣!” 连强硬的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都向朝廷献米啦! 在淮西李希烈叛乱期间,韩滉从没断过上贡。 是一个月都没断过的那种噢。 物流一哥当之无愧。 而从南京到陕西如此遥远的距离,路上仍能保证通畅,还要感谢另一个名将。 就是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皋: “皋治邮驿,平道路,由是往来之使,通行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