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苦难才是人生的第一导师。 淮南某高二学生在黑板上写道:请高三的学长学姐们,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2025-11-27 14:20:03

唉!苦难才是人生的第一导师。 淮南某高二学生在黑板上写道:请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能不能把你们喝过的饮料瓶堆放在一处,我中午或者晚上放学过来取。 原因,一帮妈妈挣医药费,二帮爸爸还账。替我们家庭谢谢你们!祝学长学姐都考985。 这个在黑板上留言的学生叫李明,今年17岁,是淮南市某中学高二(3)班的学生。他的字迹算不上工整,甚至有些潦草,但每一句话都透着超出年龄的懂事,看得让人心里发酸。班主任王老师第一次看到这段留言时,正在巡查教室,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她悄悄打听才知道,李明的妈妈半年前查出了乳腺癌,手术加化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爸爸原本在工地上打工,为了照顾妻子,不得不辞掉工作,家里彻底没了收入来源,还欠着一堆外债。 李明知道家里的难处,从来不在爸妈面前抱怨,只是默默把压力扛在肩上。以前他每天中午都会在学校食堂吃饭,现在改成了从家里带馒头和咸菜,省下几块钱给妈妈买水果。放学路上,看到路边的饮料瓶、废纸盒,他都会弯腰捡起来,攒多了就卖给废品收购站,换来的钱全部交给爸爸。这次之所以会在黑板上留言,是因为他发现高三学长学姐学习紧张,每天都会喝不少饮料,瓶子随手丢弃太可惜,要是能收集起来,一个月能多赚几十块,多少能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留言贴出来的当天下午,高三年级的学长学姐就看到了。没人组织,也没人号召,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收集饮料瓶。有的同学特意把喝完的矿泉水瓶、饮料瓶擦干净,整齐地堆放在教室后门;有的同学甚至特意买了瓶装水,喝完后把瓶子留下来,还笑着说:“既能解渴,又能帮到学弟,一举两得。”不到三天,每个高三教室的后门都堆起了高高的“瓶子山”,有矿泉水瓶、可乐瓶、果汁瓶,五花八门,却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李明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都会推着一辆旧自行车,带着一个大编织袋,挨个教室去取瓶子。他总是低着头,动作很快,生怕耽误学长学姐学习。有一次,一个高三学姐看到他的编织袋快满了,主动上前帮忙,还塞给他一包牛奶:“学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李明愣了一下,连忙摆手拒绝,学姐却硬把牛奶塞进他手里:“拿着吧,补充点营养,学习才有力气。” 这件事很快就在学校里传开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被李明的懂事和学长学姐的善意打动。有老师自发组织捐款,想帮李明家减轻一点经济压力,却被李明婉拒了。他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好意,我能靠自己的能力赚钱,不用麻烦大家。”无奈之下,老师只能换一种方式帮助他,悄悄帮他申请了学校的贫困生补助,还联系了当地的爱心企业,为他妈妈争取到了部分医疗费用减免。 李明的爸爸知道这件事后,特意跑到学校,对着高三的师生深深鞠了一躬,眼里满是感激。他说:“我这辈子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只能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报答大家的恩情。”李明也把这份善意记在心里,学习更加努力了。他的成绩原本在班级中游,现在已经冲进了前十,他说:“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治好妈妈的病,还清家里的外债,还要像学长学姐帮助我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像李明这样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强懂事的孩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他们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没有光鲜亮丽的生活,却在苦难中学会了坚持和担当,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而那些伸出援手的学长学姐,用小小的善举,给李明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样子。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自私,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但李明和学长学姐们的故事,却狠狠打了这种说法的脸。善良从来不是稀缺品,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被唤醒。一个小小的饮料瓶,承载的不仅是废品的价值,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暖。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或许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但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成为别人黑暗中的一束光。 李明的经历告诉我们,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苦难中沉沦。只要心怀希望,勇敢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而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些我们帮助过的人,都会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愿李明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他的妈妈早日康复,也愿这份善意能一直传递下去,温暖更多人的心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0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