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展禁止日本相关人员入内,直接吊销许可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11月2

乐观的黄油饼干 2025-11-27 18:12:13

中国航展禁止日本相关人员入内,直接吊销许可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11月26日,日本共同社声称,在2025中国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前一天,被主办方吊销了媒体许可证,本次航展拒绝日本嘉宾出席,拒绝日本媒体采访,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这绝非临时起意的决定日本共同社的记者们早已敲定行程,机票酒店全部预订妥当,甚至部分人已经收拾好采访设备,就等着第二天进场报道。 接到吊销通知时,不少人当场愣住,反复确认后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所有日本相关人员的入场资格,被一律取消,没有任何通融余地。 要知道,去年同期的珠海大型航展上,日本企业还积极参展,“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更是高调亮相,短短一年间态度反转如此彻底,背后必然藏着深层原因。 导火索直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挑衅言行11月7日,她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个在日本法律中特殊的表述,本质是为行使集体自卫权铺路,相当于赤裸裸地为武力介入中国内政站台。 这番话一出,中方立刻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严正交涉,同时发布赴日旅游风险提示,态度坚决且明确高市早苗起初还试图辩解,称只是“假设性讨论”,但这种苍白的解释根本无法平息不满,连日本国内都一片哗然。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接发文批评,引用《论语》“过则勿惮改”的名句,要求她纠正错误,避免日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除了对涉台言论的反击,防谍反情报的考量同样关键日本在国际场合搜集情报的前科早已不是秘密。 今年2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就在马六甲海峡公开演示情报收集技巧,用雷达和红外相机全程探测船舶动态,其技术应用范围显然不止民用。 此次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虽以民用领域为主,但381家参展企业中不乏军工相关主体,170架参展飞机里,还展示了电动垂直起降、电动倾转旋翼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即便面向民用市场,也包含着重要的科技成果,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当下,绝不能给日方留下情报泄露的可乘之机。 主办方选择在开幕前一天才正式通知,看似突然,实则深思熟虑内部消息显示,相关指示在展会筹备后期就已明确,延迟通知就是为了避免日本通过各种渠道游说干预,确保禁令能不折不扣地执行。 这种不拖泥带水的决绝,恰恰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挑战,任何挑衅行为都必将付出代价。 高市早苗或许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11月26日的国会党首辩论中改口,称“存亡危机事态的认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但为时已晚,航展的禁令已经同步下达。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各异,但多数声音认可中方的立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谴责高市早苗的言论是“严重挑衅”,韩国相关人士也直言其言行是“重新包装军国主义”。 日本国内的批评更是尖锐,社会民主党党首福岛瑞穗指出其言论既违宪又违法,前外务审议官田中将更是直言这番话“在外交上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些批评足以说明,高市早苗的冒险行径,不仅伤害了中日关系,也违背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这场禁令不是要关闭交流的大门,而是要划出明确的红线中国向来重视国际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是不干涉他国内政,是正视彼此的核心利益。 日本如果真的想促进两国交流,就该摒弃挑衅思维,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以真诚态度修复双边关系。 航展上缺少的日本面孔,更像是一个提醒:国家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从来都建立在尊重与克制之上,任何突破底线的行为,都将失去相应的机会。 国家核心利益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历史教训和现实风险都要求我们保持警惕珠海航展的这一决定,既捍卫了主权尊严,也筑牢了安全防线,值得点赞。 它告诉世界,中国从不主动挑起矛盾,但也绝不畏惧挑衅,任何国家都不要低估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乐观的黄油饼干

乐观的黄油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