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况更新:俄欲速不达推进缓慢,乌军破解封锁顽强反击 11月26日美国

双子亭的主客人 2025-11-27 20:56:13

红军城战况更新:俄欲速不达推进缓慢,乌军破解封锁顽强反击 11月26日美国战争研究所的报告认为,俄军从 7 月 31 日首次进入红军城至 11 月 26 日的 118 天里,俄军的推进速度被压缩至 “步行级别”。 报告称,红军城是一座面积 29.8 平方公里的城镇,俄军日均推进距离仅 0.12 公里,截至 11 月 26 日仅巩固了约 66% 的区域。11 月 25 日至 26 日,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周边 10 余个区域同时发动攻击,却仅能实现局部渗透,未能形成突破性进展。要知道,俄军为此投入了至少两个合成兵种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包括第 30 摩托化步兵旅(隶属第 2 合成集团军)、第 80 “斯巴达” 独立侦察营等精锐单位,如此投入与战果形成鲜明反差。即便是 8 月 15 日阿拉斯加峰会后俄军全战线推进速度有所提升,实现日均 9.3 平方公里的拓展,但这一速度仍属缓慢范畴 —— 按此计算,俄军需至 2027 年 8 月才能占领乌控顿涅茨克州剩余地区。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军全战线推进速度的提升主要依赖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东部和扎波罗热州的进展,波克罗夫斯克所在的顿涅茨克州前线反而成为推进最慢的区域。这种 “局部冒进、核心停滞” 的态势,暴露了俄军兵力分散与攻坚能力不足的深层问题。 面对俄军的持续围攻,乌军并未陷入被动防御,而是通过 “阵地拉锯 + 后勤破局” 的双重战术展开顽强反击。 11 月 26 日的战场态势显示,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北部及西北方向的反攻取得实质进展:不仅重新夺回西北部和西部关键阵地,还在北部顿涅茨卡铁路线附近站稳脚跟,成功阻止俄军向西北方向的格里申内推进。这一进展得到俄乌双方消息源的相互印证 —— 俄方消息也确认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西北郊及罗丁斯克以北区域发动反攻。 乌克兰空降突击部队第 7 快速反应军团发言人谢尔盖・奥基舍夫证实,乌军仍在波克罗夫斯克保持核心阵地,前线沿顿涅茨卡铁路线稳定布防,与俄军控制铁路线以南区域的现状形成对峙格局。这种对峙态势的形成,得益于乌军精准的战术运用:一方面通过小股精锐部队实施短促反击,在关键节点与俄军反复拉锯;另一方面集中火力打击俄军有生力量,乌克兰总参谋部 11 月 26 日即通报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成功打击俄军人员集结地。 针对俄军试图切断补给线的企图,乌军构建了多维度后勤保障体系:通过带防护网的补给走廊输送物资,以防空系统全程掩护运输路线,同时大规模运用重型无人机和无人地面载具(UGV)执行后勤任务。这种 “智能化后勤” 模式有效破解了俄军的封锁企图,为前线持续抵抗提供了支撑。 波克罗夫斯克的胶着战局并非孤立存在,其东侧的米尔诺赫拉德同样陷入攻防僵局。俄军正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对米尔诺赫拉德发动进攻,试图通过牵制城内乌军实现合围,第 5 摩托化步兵旅(隶属第 51 合成集团军)等主力部队已投入作战。尽管有俄罗斯军事博主声称俄军在米尔诺赫拉德东北部取得进展,但尚未得到地理定位信息的证实,乌军仍在依托城区工事顽强抵抗。 为打破顿涅茨克州的战场僵局,俄军正加速预备役力量动员。11 月 26 日有消息显示,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预备役单位已接收榴弹炮、电子战设备、温压武器等重型进攻装备 —— 这类装备远超后方防御部队的需求,显然是为投入乌克兰战场做准备。加之俄罗斯近期通过法律允许现役预备役参加专项训练,克里姆林宫持续增兵前线的意图已十分明确。

0 阅读:107

猜你喜欢

双子亭的主客人

双子亭的主客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