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某法院拍卖一部涉及刑事案件的旧iphone6s手机时,从86.8元起拍价,一路被抬价至22.6万卖出,且每次加价的幅度仅为50元,就有过万人,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出价。拍卖公司回应称,交易系统一切正常,他们也不知道竞买人为什么这样做。
(来源:潇湘晨报)
据公开资料显示,这部内存128G的旧iphone6s手机评估价为124元,起拍价为86.8元,但里面有2个视频,646张照片,76个应用程序。
据了解,这部手机上架一个多小时后,一竞拍人在没有人争抢的情况下,又分10次出价,从1900元抬至2万多元,并最终以22.6万的天价拍得该手机。
可这笔拍卖交易却仅有1725人围观,7人报名,39人关注提醒。因此有网友猜测竞拍人要的不是手机,而是手机里的视频图片或者是应用程序上的资料。
但拍卖公司回应称,系统状态没有任何异常,只能说是竞买人的行为异常,但竞买人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他们也不清楚。但系统显示拍卖成功了。
网友们对于这种异常竞拍行为,纷纷表示质疑。
甚至还有网友担心竞买人最终不会支付尾款。毕竟起拍价才86.8元,报名费不会超过100元。不支付尾款也仅仅是损失100元而已。
那么法律对此,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首先,起拍价不得低于评估价的7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明确规定,网络司法拍卖应当确定保留价,拍卖保留价即为起拍价。起拍价由人民法院参照评估价确定;未作评估的,参照市价确定,并征询当事人意见。起拍价不得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70%。
手机和手机靓号不一样。即手机靓号其实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所以就见仁见智。即想要买来当做身份象征的,可能会一掷千金。但手机不一样,可以有实际评估价,因此,在评估价为124元的情况下,拍卖公司才会定价为评估的70%,即86.8元。
其次,不论竞拍人是不是冲着手机的照片、视频或者应用程序才来竞拍的,只要其多次出价并成功拍到了手机,那么其就有义务支付尾款,购买这部手机,否则将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4条明确规定,司法网拍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其所缴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24条同时还规定,拍卖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交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依次用于支付拍卖产生的费用损失、弥补重新拍卖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差价、冲抵本案被执行人的债务以及与拍卖财产相关的被执行人的债务。
具体而言,如果竞买人支付尾款,拍卖方自然开心。反之,竞买人应当承担的后果是22.6万减去保证金再减去重拍的成交价。即差价应当由竞买人承担。
举个例子,如果保证金是50元、重拍成交价是1950元。那这次悔拍的竞买人应当承担22.6万-50元-1950元=22.4万元的民事责任。即这是拍卖人的损失。
最后,悔拍最严重的后果是司法拘留、刑事处罚。
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具体而言,竞买人悔拍后拍卖公司可以民事诉讼,要求竞买人赔偿其经济损失。拍卖公司的经济损失前面已经说了,不再赘述。竞买人败诉是没悬念的。
也就是说,拍卖公司胜诉后就会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竞买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义务,轻则司法拘留,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一两次出价,我们勉强还能相信竞拍人是按错了,但其是经过N次拍得的,所以其主观上是明知的,故必须要承担后果。
那么大家认为,竞买人是不是为了手机资料,而不惜出天价买下的呢?欢迎大家讨论!



唱跳rap和篮球
看看之前是谁用的就明白了
12xxxxx89 回复 01-31 11:47
谁用的
奈文摩尔
怕是里面的内容会很劲爆
用户96xxx77
值钱的不是手机,里面的机密价值连城!
stan
怕是有犯罪记录吧
孔老阅
陈冠希同志的
淡无需伐
我在手机里存了一万枚比特币
_风_
事出反常必有妖,,里面有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