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潘白琴的母亲死掉了,这一年她才13岁,母亲死后,她的苦日子就来了,继...

惜芹评过去 2024-03-02 12:12:35
1928年,潘白琴的母亲死掉了,这一年她才13岁,母亲死后,她的苦日子就来了,继母虐待她,不给她好脸色,还逼着她去青楼卖唱,潘白琴苦不堪言。 潘白琴还没成为潘素前,是吃过一些苦的。她原本出身于名门望族,是苏州苏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潘白琴的母亲沈桂香是位大家闺秀,视她为掌上明珠,在她7岁之时,母亲为她延师,教其工女红、习音律、学绘画和诗文。 潘白琴酷爱绘画,绘画上有一定天赋,还能弹一手精妙的琵琶和古琴 。 日子丰富,不愁吃喝。但潘白琴生父是游手好闲之辈,整天吃喝玩乐,一家人从苏州移居到上海后,家道就开始衰落。 生母去世后,凶狠的继母以她擅长琵琶为借口,逼她去青楼操琴挣钱。 潘白琴去了上海,在那谋生。初来上海时大字认不了几个,但人出落得秀气,谈吐不俗,受“苏州片子”的影响,也能挥笔成画,于是在五方杂处、无奇不有的上海滩,曾大红大紫过,被誉为“潘妃”。 潘白琴20岁那年,在父辈的一个世交介绍下,认识了张伯驹。 二人相恋一段时期,在苏州举行了婚礼。潘是头婚,张伯驹在此前有过三段婚姻。不过据两人外甥透露,两人相爱了一辈子,从未分开过。 婚后,他们拜访印光法师,皈依佛门,法师为他们取了慧起、慧素的法号,从此“慧素”成了潘素的字,“素”成了她的名,而白琴这个原名成为了历史。 张伯驹一直都在习字,他在诗词、书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婚后他在这些方面帮助潘素,给她请名家学习。 先是正式拜师学画,初从朱德箐习作花卉,后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合作绘画。 潜心观摩张府珍贵书画真迹,悉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并陪伯驹游历名山大川,进行实地写生。潘素潜心学习,师法古人,专攻国画山水,尤以隋唐为主,收效颇大。 1952年时,潘素与陈半丁、胡佩衡、吴镜汀等老画家合作一本画册,敬送毛主席,为毛主席祝贺生日。毛主席于1953年春节特派秘书专送火腿、糕点、果、酒四色礼品答谢。此后,潘素又曾作《日升松茂》等三幅画,祝贺毛主席生日。 张大千都曾赞美过潘素的画画功底,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非常惊讶,他的原话是:“神韵高古,直逼唐人……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1956年,夫妻搬去北京后海居住,之前两人经常组织古琴雅集,“稊园吟集”、“庚寅词社”,定期聚会,隔三差五作诗吟联。 1982年,张伯驹病逝,享年84岁。10年后,潘素也病逝人间,享年77岁。

0 阅读:0
惜芹评过去

惜芹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