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轮书话[超话]# “吴妈,我想和你困(睏)觉”
先秦汉语表示“睡觉”最常用的词是“寝”。战国开始出现“卧、睡、眠(瞑)”三个新词。从战国后期起,“卧”逐渐战胜“寝”并在两汉时期成为表“睡觉”义的主导词。东汉三国时期,“卧”“眠”“睡”三者混用,但“睡”始终处于次要的地位。晋代以后,“眠”渐占上风,到南北朝后期基本取代“卧”,口语和书面语都以用“眠”为主了。在唐以后的近代汉语阶段,“睡”又替代了“眠”而成为现代汉语表“睡觉”义的唯一口语词。【原注:这是就普通话而言,各地方言的情形则颇为复杂,如吴、湘、赣、粤、闽语区的许多地方根本不说“睡”,而说“困”。】粗略地说,这组词在汉语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更替:寝(战国以前)—卧(战国两汉)—眠(魏晋南北朝)—睡(近现代汉语)。(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