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得翻多少史料才能写出这本历史书!

和雅谈文学 2024-12-05 17:53:18
“物来顺应,当时不杂,未来不迎,既过不恋”,深深被曾国藩的16字箴言所震撼。 ㅤ 一心想再读有关曾国藩的书籍,想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位史上属顶一'流的名人,以及这位顶'流的名臣在那段“变”动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ㅤ 运气实在是不错,让我读到了鞠海的《夹缝中的总督》,结合历史背景更全'面的去了解曾国藩,更从夹缝中的曾国藩,看到了与现实生活缠斗的你、我。 ㅤ 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生死之外皆是擦伤。而曾国藩 这一生,尤其是人生后二十年,陷于生死困局次数不下五次。 ▪️四十四岁,兵败靖港,跳河自裁; ▪️四十四岁,九江又败,二度投湖; ▪️五十岁时,兵困祁门,生机渺茫,悬剑帐中,随时自裁; ▪️五十六岁,北上剿捻,河遇风暴,险些身溺。 ▪️五十六岁,天津教案,写下遗嘱。 ㅤ 这些生死经历不仅煎熬着曾国藩的肉体和精神,也牵动着晚晴时局的各种势力。历经种种困局,太平军终于被平息下来,曾国藩功成名就。 - 本书以五次生死瞬间切入,围绕曾国藩展开的君臣制衡、同僚斗争、朋友协助、兄弟情谊以及谋略斗智和战场拼杀,这是对他中年及其以后人生的考察,也是对他所处的晚清史考察。 ㅤ 读完这本书,心情很沉重,历史上诸多学者对他的人生褒贬不一。有人说曾公一生向圣,终为半圣。要不要探究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在那段变动的晚清历史中,曾公的一世,有很多是受时局的影响。功与过,皆有因。也许本不该评价历史的好与坏,历史对与我们来说,更多的意义是警示与传承。 ㅤ 也明白自己为什么想一而再的想读曾公的有关书籍。困顿,是人生常态,在曾公身上,能找到自己与生活抗争的影子,他的破局,他的运筹帷幄,他的处世之道,真的受益匪浅,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ㅤ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