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跟高三女儿的聊天方式,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秦局长下班回家,看到女儿还在学习,就关心地问女儿:“还没睡啊?” “做题!” “我女儿就是有出息,最近复习得怎么样啊?” “还行!” 这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考》中的一段剧情,拍得十分真实,十分接地气。 多少父母跟青春期的孩子对话,都是父母在大量输出,孩子回答得简明扼要,一句话都懒得多讲。 相信很多父母面对这种情况都有些无奈,并且对进一步的交流望而却步。 但剧中的秦局长却幽默地对女儿说:“你别老两个字两个字地回答我啊,都高三了词汇量咋这么少啊?” 女儿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有些敷衍,开始真心地跟父亲交流,她问:“爸爸,你从心里是怎么看高考的?” 看着女儿郑重其事的样子,秦局长很认真地说:“爸爸用两句诗回答你——人生能有几回搏?天涯何处无芳草。” 女儿一脸疑惑,这两句是相互矛盾的啊! “不矛盾,爸爸就是希望你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什么是幸福啊?不遗憾,不执迷!” 这真是教科书式的回答。高考毕竟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必须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但如果真的考不上好的学校,那也不必执迷于此,毕竟人生不是只有这一条路。无论走哪一条路,只要自己的孩子觉得幸福就好。 秦局长最在意的不是女儿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而是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幸福。这是很多家长所忽略。 就像剧中吴家俊的妈妈,恨不得把儿子逼成做题的机器,完全不考虑儿子的感受。 这样的孩子即使考上好的大学,他也是缺乏幸福感,缺乏共情能力的,根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甚至会变成一个冷血自私的人。 因为他没有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和尊重,他也很难学会去尊重和体谅他人。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犯一个错误,过于看重成绩,看重孩子的排名,逼孩子拼命学习,恨不得把孩子变成一个不停运转的学习机器,看不得孩子有半点放松。 但我们却忘记了,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机器,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 然而,我们所有的行为却经常与此背道而驰。 作为一个母亲,我在教育自己女儿的时候,也常常在反思自己。女儿刚刚学习写日记和小作文。我每次看完她写的东西,都忍不住想让她撕掉重新写。但我每次都在努力克制这种冲动。 如果我把她认真写的小作文撕掉,很容易就打消了她写作的积极性,破坏了她畅所欲言的表达欲,让她感到挫败。 可能以后她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或者根本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对于她自信心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在开始时,兴趣、信心和自我认同很重要,比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都重要得多。后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但前者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重建。 如果为了完美的作业和一时的优秀成绩,而不断去否定孩子,监控孩子,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那我们就毁坏了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认同感。 孩子会觉得没有成就感,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掌控感,长大后,遇到困难,他很难有自己的主见和独自面对难题的勇气。这样的孩子只会觉得人生充满无奈,又何谈幸福呢? 如果是这样,我们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教育局局长跟高三女儿的聊天方式,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秦局长下班回家,看到女儿还
尘心怀旧娱乐
2024-12-21 09:32: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