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当时的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私自”把自己的名字从上将名

娱妮相约娱乐 2025-03-14 17:04:44

1955 年授衔仪式前夕,当时的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私自”把自己的名字从上将名单改到了中将名单上。 这一行为很快引起了罗荣桓部长的注意,他找到徐立清,有些生气地呵斥道: “这是军委决定的,正兵团一级都授上将,你又怎么能随便更改呢?” 而彭老总得知此事后,也被惊动了,他一向铁面无私,对于徐立清的行为虽欣赏其高风亮节,但并不赞同。 彭老总认为授衔有客观标准,你是正兵团干部,按授衔要求就应该授予上将军衔,如果都不按标准来,随意调整,岂不是乱套了。 谁知徐立清解释说自己是总干部部的人,这次授衔理应给大家做个榜样!要是他的授衔低了,反而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 其实我们都能看的出徐立清的行为并非一时冲动。 他深知 1955 年的授衔是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要想让各方面都满意并不容易。 而他作为总干部部的工作人员,时常看到个别将领为了争取更高的军衔来到总干部部说情,便决定以身作则,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军衔,以便更好地开展授衔工作。 1929年,19岁的徐立清参加了红军。 当时,革命正处于最为艰难的时刻,武器极度匮乏,战士们手中的枪炮常常成为一种奢望。 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依靠野菜充饥,但徐立清心中的革命信仰从未熄灭。 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在反围剿的战场上,他冲锋陷阵,凭借着勇敢和智慧,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在长征的漫漫征途中,他跨越千山万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没有掉队。 1936 年,随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他又参加了西路军。在战斗中失利后,他不幸被俘,但他并没有屈服。 在监狱中,他秘密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组织狱中同志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最终,他成功逃脱,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红军部队,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抗日战争时期,徐立清担任 129 师政治部组织股股长,在爷台山与王近山并肩作战,成功击败国民党的进攻,有力地保卫了陕甘宁边区。 他深知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各方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后来,他又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成功争取国民党 3000 人起义,为壮大抗日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徐立清参与了延安保卫战、羊马河战役等众多关键战役,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新中国成立后,徐立清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战功,享受荣誉,追求更高的官职。然而,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将那些曾经的辉煌战功深埋心底,很少与人提及,更没有主动要求更高的职位。 他秉持着为人民、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初心,默默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 徐立清的让衔行为,在周总理得知后对他的高风亮节赞不绝口;毛主席也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我们党的好干部。 在他的感染下,许多原本对评衔有意见的将领纷纷放下心中的不满,心甘情愿地服从组织安排。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首位,个人荣誉则次之。 徐立清将军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42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