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额尔金放火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三年后,他住所遭雷击起火,他的尸体也烧了三天三夜,这是巧合还是报应? 1863年印度达兰色拉镇,一场雷雨骤然而至。一所官邸在黑夜中被闪电击中,火焰迅速吞噬了整座木质建筑。屋内,英国印度总督额尔金正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他因心脏病发作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三天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他已面目全非的尸体。 这一幕与三年前他下令实施的暴行惊人地相似。 1860年10月,北京上空被浓密的黑烟笼罩,白昼如夜。作为英国远征军统帅的额尔金,冷漠地站在远处看着圆明园燃起的滔天大火。他刚刚下令3500名英法士兵放火烧毁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 额尔金出身于一个"擅长"掠夺文物的家族。他的父亲曾担任英国外交官,利用职权买通奥斯曼帝国官员,将大量古希腊文物运回英国。这种掠夺行为最终招致报应——他的父亲在一场瘟疫中失去了鼻子,妻子因厌恶他的行径而离他而去。 与父亲相比,额尔金在文物掠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他凭借高学历在殖民地建立了显赫的仕途——曾任加拿大总督、牙买加总督和英属北美总督。1857年,他获得英国女王授权,率领军队前往中国"行使专权"。 当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额尔金对圆明园垂涎已久。在这座巨大的皇家园林里,存放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从先秦青铜器到历代名人书画,共约150万件。1860年10月7日,在他的指挥下,英法士兵如饿狼般冲入圆明园,将能搬的珍宝全部抢走,无法携带的则加以毁坏。 两天疯狂掠夺后,额尔金决定要给清政府"一个教训",下令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仅圆明园,连同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内,约300名太监、宫女和工匠在大火中丧生。 回到英国后,额尔金却将焚烧圆明园的罪行推给法国人,自己却因"战功"受到嘉奖。1862年,他被任命为印度总督,似乎前途一片光明。 当额尔金站在圆明园前,他完全想象不到自己将要毁掉的是什么样的瑰宝。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达3.5平方千米,整整比英国的海德公园大了三倍多。 圆明园的建造历史可追溯到康熙年间。当时康熙皇帝因夏季起疹子,决定建造一处避暑胜地。他巧妙地融合了北方避暑特性与江南水乡风格,创造了这座独特的皇家园林。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咸丰等多位皇帝的不断扩建和润色,圆明园内拥有了150多处精美景观,其中"圆明园四十景"尤为著名。 就连法国作家雨果都曾感叹道,圆明园是"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收藏着从先秦到清代的各类珍贵文物约150万件。 1860年10月7日,灾难降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直奔圆明园而去。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圆明园总管文丰投福海自尽,常嫔也因受惊而身亡。园内的守军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 随后,3500名英法士兵如蝗虫般涌入圆明园,开始了长达两天的疯狂掠夺。他们为抢夺珍宝甚至大打出手,后来竟在园内举办了拍卖会,分赃这些文化瑰宝。据记载,士兵们"从未见过如此琳琅满目的宝贝,都看花了眼"。 掠夺还不是最惨痛的。在额尔金的命令下,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有计划地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不仅圆明园,连同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都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北京城上空的浓烟甚至遮蔽了太阳,惨叫声回荡在这片曾经美丽的园林中。 李大钊后来痛心地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思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回到英国后,额尔金却成了"英雄"。他将罪行推给法国人,并因"战功"受到嘉奖。1862年,他被任命为印度总督,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命运的转轮悄然转动。1863年,额尔金在印度达兰色拉镇的一个夜晚独自在家。当地官员外出游玩,只留下身体不适的他一人。突如其来的雷雨天气中,一道闪电击中了他的住所。心脏病发作的额尔金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看着火焰蔓延。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与他当年焚烧圆明园的时间惊人地吻合。当人们回来时,只在废墟中找到了他面目全非的尸体。
1860年,额尔金放火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三年后,他住所遭雷击起火,他的
熹然说历史
2025-03-26 19:19: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