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 年,钱钟书女儿被邻居骂了一句 “臭寡妇” 后又扇了一嘴巴。突然,杨绛冲了上去和对方撕扯到一起,却被邻居夫妻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钱钟书听到动静,抄起一块木板就劈向那对夫妻… 钱钟书,1910 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字默存,号槐聚,现代文学大家,以小说《围城》闻名,幽默犀利,笔锋独到。他精通中外文学,通晓多国语言,学术成就令人敬仰。杨绛,1911 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原名杨季康,作家、翻译家,译作《堂吉诃德》堪称经典,散文《我们仨》感人肺腑。 那天胡同里的槐花开得正盛,钱钟书刚在书桌前译完一段《管锥编》,就听见院外传来女儿的哭声。他跑出去一看,杨绛趴在地上,手肘擦出了血,女儿捂着脸站在旁边,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邻居男人还在骂骂咧咧,说这家人 “酸文假醋”。钱钟书平日里连踩死只蚂蚁都要念叨半天,这会儿眼睛红得像要冒火。他顺手抄起院角晒衣服的木板,朝着那男人后背就抡了过去。邻居女人尖叫着扑上来,被他一脚踹开 —— 这双脚平时只用来踱步思考,此刻却带着一股子狠劲。 街坊们赶紧上来拉架,有人喊 “钱先生斯文点”,他却不管不顾,嘴里反复念叨 “不准欺负我家人”。杨绛爬起来拽他的胳膊,手还在抖,声音却稳:“别打了,吓到孩子。” 直到看见女儿嘴角的红印,她眼圈又红了,把孩子搂进怀里,脊梁挺得笔直。 后来有人说,这对文坛夫妻失态了,哪有学者动粗的道理。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钱钟书夫妇这辈子最宝贝女儿。当年被下放到干校,杨绛宁愿自己多扛几十斤煤,也要把省下来的口粮给女儿;钱钟书在牛棚里偷偷给女儿写的信,字里行间全是 “别怕,爸爸在”。 他们在书里能把人性剖析得入木三分,到了生活里,也只是想护着自己的小丫头。那些骂 “臭寡妇” 的话,戳的不仅是孩子的心,更是这对夫妻在特殊年代里,拼尽全力守护的尊严。木板劈出去的那一刻,钱钟书不是什么文学大家,只是个护犊子的父亲。 文人的风骨,从来不只在笔墨里,更在护得住家人的肩膀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3年,钱钟书女儿被邻居骂了一句“臭寡妇”后又扇了一嘴巴。突然,杨绛冲
海边观潮客
2025-08-03 12:23: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