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绕过二氧化碳激光,近期成功开发出 LPP - EUV 光源,波长仅13.5纳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光刻机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极紫外光( EUV )、高精度光学系统和纳米级位移定位校准技术。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是制造5nm以下芯片的关键,也就是它能够在硅片上刻下更细的沟纹。
上海光机所绕过二氧化碳激光,近期成功开发出LPP-EUV光源,波长仅13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8-11 21:13:36
1
阅读:1744
鸿飞
说了虽然效率高,但是总功率不够,离实用还有遥远的距离。 美国人爱大力出奇迹,板砖飞上天。他核聚变都是激光照。物镜很大精度近乎神级也是巨大的难点,采用离子刻蚀抛光加工,这也是核心技术。 中国人玩原理,玩论文那是溜得猴一样,玩耐心,迭代,精度确实差得有点多。需要时间去磨,不可能像写论文写科幻小说,今天早上写晚上就有了。
苏米 回复 08-13 08:29
您懂光刻[点赞]
路人甲 回复 08-14 20:03
玩耐心,迭代精度,差的有点多?鹅厂的网游,微信,阿里的淘宝,支付宝,网约车,抖音快手,那个不需要耐心,迭代,精度?不是擅长的领域,随便泼脏水,是吧!
jerryratchen
加油,加速!
anlexy
极紫外激光真实挺简单的,大学实验室就能做出来,不就是强光照射锡液滴吗?关键是后面的光学装置,世界上只有德国蔡司能搞定,而且是损失95%能量条件下勉强能用,国内能搞出来?呗牛皮不上税。
胤瑜 回复 08-13 15:59
滚远点
mono 回复 08-15 09:59
我先mark一下 到时候回来打你脸
平凡的世界
duv镜头euv镜片最难!我创新的技术:1、在A液体中,滴入高温玻璃液,让玻璃液漂浮(可旋转)或悬浮或下沉(自由或旋转、A液体足够深);这样可能让接触A液体的玻璃表面足够光滑。2、任何方法制造的光滑镜面,先冷却,后在真空环境下让反射或透光面被激光微秒加热、导致表面几层原子熔化后,用静置与旋转相结合的方法、在冷却后,重复前面熔化冷却步骤,利用表面张力向心力让镜面平整度到达或接近原子级,加上原子级镀膜技术,则镜面能满足高精度需求;冷却可以自然冷却也可以气液冷却。3、单面原子级光滑的玻璃,可切割打磨粗面后背靠背焊合,利用分子扩散均匀接触面,制成双面原子级光滑的镜头或镜片。本人一介草民,没学过镜面处理知识,看见光刻机光学模组久久无法突破,一时技痒,竟然不怕献丑说出所想。
苏米 回复 08-13 08:32
你这想法30年前天文望远镜片就试过了,关键保持时间不够。
金木水火土
任重道远,路长且漫
苏米
LPP的缺点是功率太小,要知道ASML的功率足足有50瓦,量产芯片时扛不住❗
龙骉看天下
点赞支持!!!
鸿飞
而且有的是时间给你慢慢磨,2nm以下谁也没啥好招了。也到了瓶颈了。往后就是巨大的代价,性能却提升很有限,甚至更差,至少稳定性差了。何况现在是所谓的2nm。
琉璃
最重要的是光源
苏米 回复 08-13 08:30
几十万个零件没一个次要哒
A君
月经帖[哭笑不得]
用户72xxx65
光刻机不是直接刻硅片的吧
苏米 回复 08-13 08:38
就是先用光烧掉光敏胶,然后蚀刻。 这道光得细锐才行❗所以7纳米以下必须请EUV极紫外光源出马,13.5纳米的光波长经光学浸水系统处理后才能刻6纳米、5纳米、4纳米、3纳米甚至2纳米的芯片。
用户17xxx98
还没成功就先吹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