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慌了!中国竟然出现第二个钱学森!为了阻止他回国,更是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印度甚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15 15:17:28

美国慌了!中国竟然出现第二个钱学森!为了阻止他回国,更是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印度甚至厚着脸皮要求他公开核心机密......   2010年,潘锦功远赴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钻进一个研究新型光电材料的实验室,那时候,碲化镉太阳能电池还是个冷门方向,远不如晶硅电池受关注,碲化镉电池虽然成本低、材料省,但在效率和稳定性上总差一口气。   潘锦功偏偏看中了它的潜力,决定把博士研究赌在这上面,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琢磨怎么优化材料制备,减少晶体缺陷,提高电荷传输效率。   经过几年苦干,他终于在碲化镉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上取得关键突破,为后来中国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碲化镉电池到底有啥特别?简单说,它用料少、成本低,发电效率却不差,比起晶硅电池动辄几毫米厚的硅片,碲化镉电池只需要薄薄一层材料,生产成本能省一大半。   更厉害的是它在弱光下也能稳定发电,特别适合用在建筑外墙上,搞出既能发电又能当玻璃的“发电玻璃”。   潘锦功曾打过一个比方,如果晶硅电池是厚实的馒头,那碲化镉发电玻璃就是薄脆的大披萨,轻便又实用,这种玻璃不仅能发电还能让建筑更节能,简直是绿色建筑的未来。   到了2018年,潘锦功在一次行业会议上提到,碲化镉技术不只是光伏产品,更是建筑材料的革命,他的团队在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公司把研究推向产业化,硬是把小面积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到15.7%以上。   虽然当时比不上顶尖晶硅电池,但成本优势和环保潜力让它成了市场新星,后来通过掺硒等新工艺,碲化镉电池效率突破22%,几乎追上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潘锦功的研究为这些进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让中国在全球光伏市场站稳了脚跟。   这项突破可把美国急坏了,美国企业像First Solar一直是碲化镉领域的“老大”,但中国的快速崛起让他们压力山大,想方设法的阻止潘锦功回国。   印度也坐不住了,据说他们曾想方设法获取碲化镉的核心技术,甚至提出让潘锦功公开部分机密来换合作,这种要求显然不现实,但背后透露出他们对这项技术的垂涎。   潘锦功的突破让中国在全球光伏竞争中抢占先机,也让其他国家不得不正视中国的技术实力。   早从2011年起,国家就把碲化镉技术列入重点扶持项目,2013年又加大投入,把它和铜铟镓硒技术并列为光伏创新的方向。   2016年的能源创新计划更是明确了碲化镉的战略地位,有了政策背书,潘锦功的团队在成都建起生产线,开发出超薄发电玻璃,厚度只有0.3毫米,透光率高达94.6%,这种玻璃不仅能发电,还能用在建筑外墙上,兼顾美观和节能,成了不少示范项目的标配。   从一个冷门领域到全球能源的风口,潘锦功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突破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地方,他用坚持和创新,把碲化镉电池从实验室带到市场,不仅改变了光伏行业的格局,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0 阅读:47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