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北约军队团团围住阿拉斯加,见状不妙的拉夫罗夫,要陪普京共进退。 信源:

冰枫看历史 2025-08-16 12:34:15

[月亮]北约军队团团围住阿拉斯加,见状不妙的拉夫罗夫,要陪普京共进退。 信源:环球网——军事演习与俄美首脑会晤在阿拉斯加“撞车” 2025年8月15日,当普京的专机降落在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时,跑道上没有红毯,只有F-22“猛禽”战斗机在头顶呼啸,远处的雪地里,还有美军士兵实弹操练的枪声。这显然不是一次中立峰会,而是一场被上万美军围观的权力对话。 当普京走下舷梯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外长拉夫罗夫神情肃穆。这与其说是外交,不如说是一场摊牌,而面对这毫不掩饰的下马威,如今普京大大方方地来了,手里到底攥着什么牌呢? 要知道这片1867年沙皇俄国花720万美元卖给美国的阿拉斯加,本身就带着点讽刺的意味。如今,特朗普政府把谈判桌直接设在美国北极最重要的军事基地里,就是想表示,从普京踏上美国土地的第一秒起,历史和现实就说明了这是谁的主场。谈判桌几乎就架在美军的枪口上,每一次呼吸似乎都能感觉到这座军事机器的冰冷,这便是美方给这场会谈定下的调子。 而在峰会的前半个月,一场代号“北极边缘2025”的大型军演就已全面展开,美国空军精锐、英国航母编队,外加一众北约盟友,在阿拉斯加的冰原和海岸线上公开演练极地作战和导弹拦截,目标是谁不言而喻。但就在普京抵达当天,另一场名为“极地匕首”的特种演习随即登场,海豹突击队这样的精锐力量开始演练渗透与突袭,演习区域甚至刻意逼近了俄罗斯边境。一层又一层的军事施压,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试图从战略和战术上把俄方彻底套牢。 不过,莫斯科也并非毫无准备,就在会谈前夕,遥远的新地岛核试验场传出异动,迹象显示俄罗斯可能正准备测试“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种射程超远、能躲避雷达的武器,是普京压箱底的王牌之一。在北约大秀常规肌肉的时候,莫斯科选择释放核威慑的信号,算是一种非对称回应,就是在警告美国,别以为靠人多势众就能在谈判桌上占便宜。 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端,中俄海军联合舰队正在日本海至鄂霍次克海一带巡航。虽然官方声明“不针对第三方”,但在北约于北极“秀肌肉”的节骨眼上,这种在西太平洋的战略策应,无疑为普京提供了一种间接的制衡。 军事上隔空过招,谈判桌上的较量则更考验智慧。为此普京带来了在俄罗斯外长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的拉夫罗夫。克里姆林宫这次给了他空前的现场决策权,允许他不必事事请示莫斯科。这种罕见的授权,恰恰说明俄方判断这次会谈的风险极高、变数极大。拉夫罗夫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唇枪舌剑中守住底线,防止掉进任何语言或条款的陷阱里。 当然,所有人都明白,这场峰会的焦点终究是那场打了三年半、让各方都筋疲力尽的乌克兰冲突。俄方的目标是达成一个长久的停火框架,而美方虽然也喊停火,却似乎更想把话题引向对自己更有利的核武器管控和经济合作上。远在欧洲的乌克兰政府则焦虑不安,刚刚松口愿意“无条件对话”的他们,最怕的就是自己沦为美俄交易的筹码。 最后当普京和特朗普并肩站上联合记者会的讲台时,全世界的镜头都对准了他们。特朗普自己在会前坦言,这事成功的概率大概只有“75%”。那么,这场在枪炮声中开始的对话,究竟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缓和的大门,还是仅仅为下一轮更猛烈的对抗拉开了序幕?没人知道确切答案。

0 阅读:22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