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情况有多糟糕,看女人就知道。乌克兰已经开始征兵60岁以上的男性。可想而知

月鹿简科 2025-08-18 16:59:37

乌克兰的情况有多糟糕,看女人就知道。乌克兰已经开始征兵60岁以上的男性。可想而知,这场三年之久的俄乌战争,直接让乌克兰险些灭族。

【信源】网易新闻

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基辅郊外的废墟仍未被晨光触及。一个身影在断壁残垣间熟练地穿行,那是卡佳,一位单亲母亲。她每日的任务并无不同——在瓦砾中搜寻裸露的钢筋。

卡佳心里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只有最原始的盘算:今天捡到的这些,能换来多少公斤土豆?够不够填饱两个孩子的肚子?

废墟之上,风中仿佛还残留着空袭警报的尖啸,与她脑海中孩子们的梦呓交织在一起。

而在这日复一日的挣扎之下,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已悄然吞噬着这个国家:当一个民族的男人在战场上耗尽,剩下的女人们,她们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卡佳拖着一天的“收获”来到黑市。那点钱少得可怜,她算了算,仅够买5升汽油。孩子们念叨了许久的一双新鞋,则需要她在废墟里刨上整整三个月。

在黑市角落,卡佳看到其他女人用祖传的首饰换取食物。这些曾象征爱与传承的物件,此刻不过是一顿饭的价码。一个个卑微的交易场景,正是乌克兰整个国家经济心脏停跳的缩影。

战前高达200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暴跌至不足780亿;本国货币贬值了六成,一个普通女性的月薪,也就在汽油和面包之间艰难抉择。

敖德萨的港口一旦被封锁,那些世代依靠粮食出口为生的女人们瞬间失去活路,只能去野外挖野菜充饥。

讽刺的是,欧洲的援助物资堆积如山,奶粉和衣物从不短缺,可女人们最急需的卫生巾和止痛药却少得可怜。她们只能用旧布料替代,导致妇科感染率比战前飙升了整整三倍。

在医院做护工是卡佳的第二份工。当她拖着地经过征兵站时,眼前的景象将她拉回回忆。征兵站里,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填写表格的大爷,比穿着军装的年轻人还要多。

那句“只要还能端起枪,就不算超龄”的口号,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民族的男性资源已濒临枯竭。卡佳由此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她记得战前的美好时光,他们依偎在马里乌波尔的家中,讨论着婚纱的款式。那时,乌克兰的男性人口还占总人口的46.5%,一切都充满希望。

然而战争降临,他们刚领完证,丈夫就奔赴了前线。噩耗传来,她成了全国超过35万名战争单亲妈妈中的一员。卡佳连一张阵亡证明都拿不到,抚恤金更是天方夜谭。

卡佳的个人悲剧,不过是整个国家人口危机的冰山一角。战前,乌克兰拥有620万20至45岁的壮年男性,而持续三年的战争过后,这个数字因伤亡和失踪减少了超过300万。

兵源的极度匮乏,迫使征兵年龄一再放宽,如今连60岁的退休老人都被重新登记在册。这种断崖式的人口结构变化,直接导致了20至35岁适龄男女的比例失衡到惊人的一比三。

在西部城市利沃夫,一项妇联的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年轻女性表示半年没见过同龄的单身男性。其中三成已经不抱希望,打算寻找外国丈夫,即使对方是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西欧老人,她们也别无选择。

夜幕降临,卡佳结束护工工作,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她临时的“家”——基辅地铁的隧道深处。她紧紧抱着两个熟睡的孩子,在潮湿冰冷的塑料布上,却怎么也无法入眠。

这里挤满了和她一样的女人和孩子,厕所是临时隔间,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恐惧。每天晚上,都有男人借着“检查”的名义进行骚扰,报警也毫无用处,因为绝大多数警察早已被派往前线。安全感的缺失,不仅存在于公共避难所。

在哈尔科夫的一个女性庇护所,短短半年就收留了120名被家暴的女性。那些因失业和战争创伤而变得暴躁的男人们,将拳头挥向了最亲近的人。

可庇护所的床位只有30张,剩下的女人只能蜷缩在冰冷的走廊里。

走出地铁,街头的景象同样令人痛心,到处是单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推销着小商品的母亲,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助。

公园里,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儿童游戏器材,现在也成了无家可归者躲避风雨的洞穴。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