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京,本名叫京儿,凭着年轻貌美在京城的戏班里出类拔萃,名气响了好一阵子。秀水县有

史迹追踪者 2025-08-19 04:05:17

卢京,本名叫京儿,凭着年轻貌美在京城的戏班里出类拔萃,名气响了好一阵子。秀水县有位举人,在京城等着选官,见到卢京就喜欢上了,常常在戏班周围流连不去。 这位举人家里特别穷,口袋比脸都干净,拿不出捧场的钱,只能在卢京演出的地方,每天揣着一百文钱去逛一圈,嘴上说是看戏,其实心里另有所图。 京城有几十处有名的戏园,每天会在集市上贴出演出公告。举人总会打听卢京在哪儿演出,然后把身上仅有的一点钱都花上,赶着去看戏,再远也不嫌麻烦。 到了戏园,他就安安静静地坐在场边,卢京出场时,他就抬头盯着看;卢京下场了,他就弯着胳膊打个盹。卢京来的时候,他像看名画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卢京走的时候,他像目送远去的鸿雁,心神都跟着飞走了。 戏台上的人皱眉,他也跟着皱眉;戏台上的人笑,他也跟着笑。就算戏班里其他演员在台上忙忙碌碌,他的精神也只集中在卢京一个人身上。耳朵听到的,不是卢京的声音就像没听见;眼睛看到的,不是卢京的身影就像没看见。 有人问他演的是什么戏,他就回答:"我哪知道啊?" 于是,"戏痴" 这个名号,成了同乡人嘴里的笑料。 可卢京凭着容貌和技艺走红,向来得意洋洋,眼里压根没注意过这么个人。 过了一年多,举人天天都来,坐的位置寸步不离,神态也从来没变过,眼神里满是痴迷,只盯着他看,卢京这才隐隐有点察觉。 一开始还偷偷笑话他,时间长了就觉得奇怪。偷偷观察后,发现举人的专注,像是简直把性命都抛在了脑后,卢京不由被感动了。 后来想知道他的名字,问戏园老 板,老 板笑着说:"这是个戏痴,跟着你好多年了,你居然不知道?" 卢京觉得特别稀奇,又打听了详情,才知道他虽然中了举人,却过得十分清贫,不是那种能在戏班里花钱买乐子的人,心里更同情他了。 犹豫了几天,卢京竟然放弃了唱戏的营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来找举人。 一见面卢京就哭着跪在地上,请求做举人的仆人。 举人虽然一直爱慕卢京,却从没料到他会自己找来,不由得大吃一惊,问他原因,卢京回答:"不敢有别的想法,只是感激您一直这么看重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他又哭又闹,到底不肯走,举人只好把他留下了。 卢京白天穿得像个仆人,给举人做饭;晚上就买些酒,换上女 装,在地毯上唱歌跳舞,逗举人开心。等举人要睡觉时,他就告辞说:"不是爱惜这身子,是深怕损害您的好名声。" 举人渐渐习惯了,既喜欢他又敬重他。卢京天性聪明,举人什么事都靠他,就像左右手一样。 选官的日子快到的时候,卢京又拿出自己的几百两积蓄,帮举人打点,终于让他选到了一个大县的官职。 举人向来没什么积蓄,所有上任的费用都出自卢京,心里更加感激。 到了任上,举人让卢京总管衙门里的事,卢京却推辞说不懂这些,还说:"跟着您本来就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要是这样做,就成了把自己当奇货可居了。何况戏 子掌权,上司会不放心的。" 终究不肯接受。 所以跟着当官十年,卢京日子反而不如在戏班里风光。 等举人死在任上,卢京帮着打理家事,护送灵柩回了老家。到了墓地痛哭一场,才告辞离开。 晚年卢京回到京城,又穷又老,靠教别人唱歌糊口。 有个浙江人知道他的事,偶尔跟他提起那位举人,他就不停地流泪,说自己失去了这辈子蕞知己的人。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人们都说那位举人是情痴,却不知道卢京的痴情比举人更甚。

0 阅读:1
史迹追踪者

史迹追踪者

追踪史迹,还原历史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