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访美结果初步出炉! 8月18日央视新闻消息,特朗普发文称:泽连斯基“可以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但乌克兰“收不回"克里米亚,也无法加入北约。这结果已再明显不过了!此时的泽连斯基有何感受?想再多也没用!大局已定!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的对乌政策始终围绕 “利益交换” 展开。此次会晤前,特朗普已多次暗示,乌克兰需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才能换取美国支持。 他甚至在会谈中提出,若泽连斯基接受条件,美国将协调美俄乌三方会谈,并提供 “安全保障”。这种将乌克兰主权视为谈判筹码的做法,让泽连斯基陷入两难。 对特朗普而言,推动俄乌停火既能减少美国财政负担,又能为其政治履历增添 “和平缔造者” 的标签。但他显然低估了乌克兰民众的民族情绪。 克里米亚自 2014 年被俄罗斯控制以来,已成为乌克兰民族尊严的象征。如今要求乌克兰放弃收复克里米亚,无异于让泽连斯基背负 “卖国” 骂名。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泽连斯基选择了暂时妥协。他在会谈后表示,这是美乌之间 “最成功的一次会晤”,并同意与普京举行 “任何形式” 的会晤。 这种姿态背后,是乌克兰对美国军事援助的极度依赖。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美国对乌军事援助占其总援助的 78%,一旦断援,乌克兰前线局势将岌岌可危。 然而,泽连斯基的妥协并非毫无底线。他强调,领土问题只能在与普京的直接会谈中讨论,暗示对特朗普的条件保留意见。 这种 “表面妥协、实质拖延” 的策略,既是对国内舆论的安抚,也是为未来谈判争取筹码。但在特朗普的强势施压下,这种策略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此次会晤中,欧洲国家的角色耐人寻味。德、法、英等国领导人陪同泽连斯基访美,却在关键问题上保持沉默。北约秘书长吕特明确表示,美国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且讨论未涉及派遣地面部队。 这种态度,与 2025 年海牙峰会冻结乌克兰入盟进程的决定一脉相承。欧洲的 “口惠而实不至”,让泽连斯基的国际支持显得尤为脆弱。 普京在美俄会晤后明确表示,俄方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并继续加强在乌东的军事行动。这种态度,让泽连斯基的妥协显得苍白无力。毕竟,没有俄罗斯的配合,任何停火协议都只是一纸空文。 对乌克兰而言,此次访美结果意味着战略空间的进一步压缩。无法加入北约,意味着乌克兰将长期处于安全真空状态;无法收回克里米亚,更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危机。 7 月 24 日,乌克兰多地爆发反政府抗议,虽主要针对反腐法案,但也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若泽连斯基接受特朗普的条件,这种不满可能演变为更大规模的动荡。 更严峻的是,乌克兰的经济已濒临崩溃。2025 年上半年,乌克兰 GDP 同比下降 12%,通胀率飙升至 35%。长期的战争消耗,让这个国家亟需和平重建。但在领土问题上的妥协,可能让乌克兰陷入 “和平即失败” 的悖论。 特朗普的表态,似乎为俄乌冲突画上了句号。但现实远比这复杂。泽连斯基的妥协,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权宜之计。 他清楚,在美俄博弈的大棋局中,乌克兰只是一枚棋子。但作为国家领导人,他又必须为乌克兰争取最大利益。这种矛盾,注定了泽连斯基的心境是苦涩的。 未来的局势如何发展?或许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复杂问题无法用简单方式解决。俄乌冲突的根源是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安全关切的矛盾,若不从根本上解决,任何停火都只是暂时的。 泽连斯基的选择,不仅关乎乌克兰的未来,也将影响欧洲的安全格局。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在美俄乌三方会谈中初现端倪。但无论结果如何,乌克兰民众的苦难,都不应被遗忘。
泽连斯基刚到美国,乌克兰就传来噩耗,西方盟友哀叹“基辅投降”。乌方声称,俄军发射
【9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