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不礼貌地说,就是因为朝鲜:没钱、没技术、没朋友。 很多人喜欢从“中朝友谊”这个角度去解读,觉得老朋友之间理应互帮互助,但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军贸规则面前,情谊从来不是决定因素。 歼-10CE是一款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第四代战机,价格自然不菲。一架下来几亿人民币不是虚数,更别提后续的使用成本:从飞行员的长期训练,到地勤保障系统的建设,再到零部件和弹药的采购与更新,这一整套体系绝不是“一锤子买卖”。 而朝鲜目前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在多年国际制裁之下,外汇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就算真有意愿采购,也得先解决“钱怎么出”这个最基础的问题。 其次,歼-10CE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架“新飞机”,而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化作战平台。现代战机的性能不仅仅体现在飞得快、打得准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信息处理、目标识别、网络协同能力上。 朝鲜空军目前的主力机型还是以上世纪的苏式老机为主,甚至连米格-29都维护困难、状态堪忧。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就算引进歼-10CE,能不能飞、敢不敢打、打得准不准,都是大大的问号。 别忘了,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大背景”——地区安全格局。 歼-10CE不是防御性武器,它具备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和空战能力,是典型的进攻型平台。要是这类装备一旦落入朝鲜手中,势必会引起韩日等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激化地区军备竞赛。 这对中国来说,绝非利好。中国在地区事务中长期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在武器出口上自然要格外谨慎,尤其是涉及像朝鲜这样高度敏感的国家。不是不给,而是不能给,也不该轻易给。 当然,中国并非对朝鲜冷漠无情。历史上两国确实有过深厚的军事合作,援助也不在少数。但时代已经变了,今天的军事合作讲究的是可持续、互利共赢和战略平衡。 武器出口本质上是政治与经济的复合行为,不再是纯粹的“送温暖”或者“讲义气”。中国如今的每一笔军贸交易,都必须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地区稳定的高度去评估。 所以,说到底,中国没有向朝鲜出售歼-10CE,不是什么疏远盟友、薄情寡义,而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大局的权衡考量。
谁敢信?之前歼10击落阵风已经震惊世界了,现在央视又放出这个,能研发隐身战机的国
【10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