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在最害怕的,可能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在地缘上联手作局,这样一转手,美国相当于又把欧洲给卖了。先卖乌克兰,再卖欧洲,那欧洲就从俄乌冲突背后的操盘手,变成了最后的大冤种。 但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欧洲越不想认命,可能在美国的联手施压之下,最后越是会不得不认命。如此一来,欧洲从冷战开始享受了几十年的地缘战略红利,在接下来的就20年里面,可能将不得不全部吐出来。 现在都难,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泄气,你看泽连斯基,夹在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的一帮强盗中间,战也不是,降也不是,但是他依然在坚持,而且嘴上一直没输过。这样一个虽然一直在输但嘴上一直没有输过的男人,与另一个嘴上一直在赢的男人见面,他们俩都要赢,那谁来输呢? 那就只能委屈一下欧公子了。没办法,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个道理,欧洲明白得有点太晚了。 欧洲这几年的日子,像极了牌桌上被人算计的新手。手里攥着几张看似不错的牌——发达的工业、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可打着打着发现,对面的美国和俄罗斯像是串通好了似的,总能在关键时刻让他下不来台。就说能源这张牌,俄罗斯一断气,欧洲立马慌了神,转头求美国买高价天然气,结果美国企业在大西洋上运一趟气,利润翻了五倍,欧洲的工厂却因为成本太高关了不少。 他们总觉得自己是棋盘上的棋手,结果回头一看,早成了别人手里的棋子。俄乌冲突刚开始时,欧洲跳得最欢,又是对俄制裁又是援乌武器,以为能借着这事儿拿捏俄罗斯,顺便在北约里提升自己的分量。可现在呢?乌克兰的仗快打不动了,美国那边开始和俄罗斯眉来眼去,谈什么"战后秩序",压根没把欧洲的意见当回事。就像小时候玩游戏,带头冲锋的是他,最后被推出去挡枪的,还是他。 泽连斯基的嘴硬,更像是给欧洲的尴尬上了层底色。他在联合国大会上拿着被炸的头盔控诉时,欧洲领导人在台下鼓掌最卖力;可当他伸手要钱要武器时,那些掌声就变成了含糊其辞的"我们会考虑"。有次记者会上,泽连斯基说"欧洲的援助像雨滴,不够浇灭火焰",旁边的欧盟官员脸都白了——可不是嘛,欧洲自己的通胀都快压不住了,老百姓在超市里为了涨价的面包吵架,哪还有余粮填乌克兰这个窟窿? 美国这手"卖队友"的操作,玩得比冷战时还溜。当年卖台湾,卖南越,现在轮到乌克兰和欧洲,手法都不带重样的。一边喊着"支持欧洲",一边把自家的页岩气高价塞给他们;一边说"反对俄罗斯扩张",一边又悄悄和俄罗斯谈粮食出口、铀矿合作。特朗普在的时候就明说"欧洲应该多交钱",现在换了人,不过是把话包装得好听点,骨子里还是那套"美国优先"。欧洲要是还看不明白,那真是白吃了几十年地缘政治的饭。 这几十年的战略红利,来得太容易,也让欧洲忘了居安思危。冷战时靠着美国的核保护伞,经济上搭着全球化的快车,日子过得太滋润,以为这种好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可现在,美国要集中精力对付别的对手,俄罗斯要夺回失去的影响力,没人再把欧洲当"香饽饽"了。德国的汽车厂开始往美国迁,法国的奢侈品在亚洲卖得比欧洲好,连伦敦的金融城都在担心被纽约和新加坡抢了生意——这些曾经撑起欧洲底气的东西,正在一点点溜走。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或者说美国)的"双赢",本质上是把欧洲的利益当成了筹码。一个要靠着"抵抗到底"的姿态争取援助,一个要靠着"调停冲突"的名义收割利益,最后算账的时候,账单总得有人付。欧洲要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就得拿出点真本事,可看看现在的欧盟,开会时为了要不要禁俄油都能吵三个月,哪还有当年推动欧元诞生时的魄力?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话放在欧洲身上再合适不过。当年跟着美国到处搞制裁,以为自己站在道德高地,现在才发现,高地下面全是陷阱。俄罗斯的反制让他们没了能源,美国的算计让他们没了钱途,乌克兰的求援让他们没了退路。接下来的20年,怕是要一边还债,一边看着自己的影响力一点点缩水。 或许等哪天真的被"卖"了,欧洲才能明白,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自己手里得有硬家伙。可惜啊,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可能已经太晚了。
欧洲各国都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