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竟说中方搞“侵略”,中方立刻打出一记重拳,德方傻眼:怎么不惯着自己了。

可能否聊世界 2025-08-19 19:51:00

德国外长竟说中方搞“侵略”,中方立刻打出一记重拳,德方傻眼:怎么不惯着自己了。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这是吃错药了?在访日前夕突然跳出来给中国扣“侵略”帽子,声称中国在台海维护主权的行动是“侵略行为”。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简直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了“国际警察”的代言人,还是说她的政治智商已经被意识形态冲昏了头?

面对贝尔伯克的胡言乱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直接甩出一记“王炸”:德国境内至今仍有美军驻守,而中国从未在海外驻军。这对比简直太犀利了!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至今还允许外国军队在自己领土上耀武扬威,有什么资格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

更讽刺的是,德国一边抱怨中国“威胁”,一边心甘情愿当美国的“附庸”。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5年2月德国自中国进口额环比增长7.1%,达到137亿欧元,而对中国出口也增长0.6%至68亿欧元。说白了,德国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却在政治上跟着美国喊打喊杀,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连德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德国《日报》就曾批评贝尔伯克的对华政策“在欧盟国家遭到冷遇,甚至在德国政府中也引起争议”。

贝尔伯克在大放厥词时,似乎完全忘了德国自己也是北约东扩的急先锋。从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约,到2024年瑞典正式入约,北约成员国从16个暴增到32个,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这种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如今乌克兰战火纷飞,欧洲能源危机、难民潮汹涌,德国自己也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负增长,这难道不是北约东扩种下的恶果?

反观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从未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也从未主动挑起任何一场战争。正如中国国防部白皮书明确指出的,中国国防政策的核心是“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这种鲜明对比,让贝尔伯克的言论显得格外可笑。就像网友吐槽的:“北约把战火烧到别人家门口,却指责受害者自卫是侵略,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贝尔伯克作为德国绿党领袖,向来以“价值观外交”自居。她曾声称要推动外交政策“女性化”,将人权议题作为核心议程。但这种看似高尚的口号,背后却是赤裸裸的政治投机。绿党在德国国内支持率并不高,2025年民调显示,贝尔伯克在政治人士中支持率仅位列第八,为了维持政治存在感,她只能通过对华强硬来刷存在感。

更可笑的是,贝尔伯克一边在政治上对华强硬,一边却在经济上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2025年一季度,中德经贸往来密切,德国巴斯夫、默克等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双方在电动汽车、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这种“嘴巴很硬,身体很诚实”的表现,彻底暴露了德国政客的虚伪嘴脸。正如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指出的,德国在台海问题上制造话题,本质上是“在对华‘去风险’战略下,企图拉拢‘志同道合’国家共同应对所谓‘中国风险’”。

贝尔伯克的言论不仅遭到中方驳斥,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广泛共识,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原则的行为都将遭到唾弃。事实上,联合国、塞尔维亚、斐济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都明确表示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而贝尔伯克的言论无异于在国际舞台上自绝于众。

更尴尬的是,德国自己也深陷安全困境。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多国开始反思对美依赖,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呼吁欧洲“必须表明它绝不是美国的附庸”。但德国却依然紧跟美国步伐,在北约东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导致自身能源危机、经济衰退。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贝尔伯克的言论,本质上是西方政客在自身衰落过程中,试图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国内矛盾的惯用伎俩。但中国不是吓大的,也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正如毛宁在记者会上所说:“建议德国先管好自己。”这句话不仅是对贝尔伯克的有力回击,更是对所有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的严正警告。

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试图用“侵略”等标签抹黑中国的行为,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德国如果继续执迷不悟,最终只能在政治孤立和经济衰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奉劝贝尔伯克之流,还是少点意识形态的傲慢,多点务实合作的诚意,否则只会沦为国际笑柄。

0 阅读:71
可能否聊世界

可能否聊世界

可能否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