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如何评价商纣王?毛泽东在1958年11月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8-19 20:11:00

毛主席如何评价商纣王?毛泽东在1958年11月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后的谈话中提到:“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这一观点,犹如一道亮光,打破了人们对纣王传统认知的禁锢。   纣王所处的时代,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与变革之中。从文化层面来看,商朝在纣王统治时期已达到了较高的文明程度。当时的文字、青铜铸造等技艺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商品生产的出现,更是标志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认可郭沫若关于“商”源于商品生产的考证,从侧面反映出他认为纣王统治下的商朝并非是一片黑暗,而是有着积极发展的一面。   在军事上,纣王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商朝晚期,江淮之间的夷人势力强盛,对商朝构成了严重威胁。纣王的父辈虽多次对东夷用兵并取得一定胜利,但未能彻底击退东夷的扩张。纣王亲政后,毅然亲率大军东征夷人。他在战场上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军事指挥才能令人瞩目,最终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俘虏了“亿兆夷人”。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还使中原文化逐步向东南传播,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文化交流。毛泽东对纣王这一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对东南的经略,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然而,纣王最终却走向了亡国的命运。对于他失败的原因,毛泽东也进行了深入剖析。毛泽东指出,纣王的失败,主要原因是他没有意识到内部反对力量强大的颠覆性。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纣王将大量东夷战俘武装起来开赴前线。但他忽略了这些战俘对商朝并没有深厚的忠诚,结果在关键时刻,这些俘虏纷纷起义,调转矛头,使纣王的军队瞬间陷入混乱,彻底失败。 纣王在处理内部关系上也存在重大失误。他根本不听商朝大贵族微子、箕子等人的不断进谏,导致内部矛盾激化,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其中,微子的行为最为恶劣。毛泽东认为微子是个“汉奸”,他竟然派人与周朝勾结,请周朝出兵攻打商朝。而纣王虽知道微子是反对派,却没有对其卖国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最终自食恶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纣王自身的一些行为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他宠爱妲己、剖开比干心,这两件事使他获得了“大暴君”的恶名。也正因如此,天下之恶仿佛都被归结到了他的头上,以至于掩盖了他曾经的功绩。毛泽东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全面客观,不能仅仅因为一些恶行就否定其所有贡献。他曾引用《论语・卷十九》中子贡的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即纣的不好之处,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严重。 毛泽东对商纣王的点评,展现出他深厚的历史素养和独特的历史观。他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既看到了纣王的过错,也肯定了他的功绩。这种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看待历史人物时,我们应避免片面和主观,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从而从历史中汲取更多有益的经验与教训。正如毛泽东所做的那样,让历史照亮现实,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智慧与力量。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