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族掌控全国,首相也只是摆设居多。 日本政坛上,首相和内阁换得那么勤快,国家却总是不乱,这事听着就挺玄乎的。难道真像有些人说的,日本背后有世家大族在把控大局,首相不过是台面上的摆设? 从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坛就形成了首相职位轮换快的特点。从1885年伊藤博文当上第一任首相,到2025年,已有65位首相上台,平均每人干个两年多点。这在日本已是老传统了,民众都习以为常。上世纪60年代,十年里换了6位首相,其中佐藤荣作干得长些,但整体节奏还是快。进入21世纪,这种情况没变,2010年前后,从鸠山由纪夫到菅直人,再到野田佳彦,几年里好几任首相来来去去。2022年7月,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遇刺身亡后,他的接班人菅义伟干了2020到2021年,岸田文雄从2021到2024年,任期大多一年多。2024年10月,石破茂上台,但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丢了多数席位,党内压力山大。 这频繁更换,主要是因为自民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各派系为了利益,常常搞逼宫,让首相坐不稳。像麻生太郎这样的老政客,就公开表态不支持石破茂继续干。另外,日本社会对政治人物要求严,一旦出丑闻或民调掉,就得下台。比如1989年,宇野宗佑因为私人生活问题,只干了69天就走了。日本民众把公务员体系看成吃税金的,首相要是沾点花边新闻,舆论就逼他滚蛋。 可日本国家为啥不乱呢?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族掌控全国,首相也只是摆设居多。这些世家包括政治家族和经济财团,他们通过派系和制度把权力抓牢。许多首相出自政治世家,安倍晋三就是典型,他的爷爷岸信介、外公鸠山一郎、父亲安倍晋太郎都当过高官。这种世袭,让权力集中在少数家族手里。自民党内,安倍派、麻生派等集团,成员多是这些家族后代,首相上台后要是碰他们利益,就被赶下台。 更关键的是,日本公务员分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随首相换,多是世家子弟,但事务官是长期稳定的,通过考试选上,他们管政策执行细节。首相换了,事务官还按老路子走,确保政策不乱套。像安倍2012年上台推的三箭政策,宽松货币、财政刺激、结构性改革,后来的首相都接着干。2013到2017年,日本经济复苏56个月,出口企业赚了不少。2023年,日本税收创纪录,达70多万亿日元,政坛换人没影响经济。 经济上,日本大财团如伊藤忠、三井物产这些五大商社,手里攥着大把钱,投资不看首相脸子。从2020年起,巴菲特就持续买日本商社股票,到2025年持股近10%。这些财团适应了换人不换政策的模式,放心投钱。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多,喜欢保守政策。政府部门还用老设备,软盘占比高。新首相想改,议会老人一反对,就黄了。这保守风气,让社会超稳定,首相换再多也撼不动根基。 日本这套模式,从正反面看,都是世家大族和制度双向支撑的结果。政策连续性强,避免了动荡。但也限制了创新,日本经济虽稳,却难有大突破。中国从这看,不同国家政治生态不一样,稳定靠深层结构。我们强调党的领导,确保长期稳定,这比日本那套更接地气,更符合国情。 未来,日本首相还会频繁换,自民党派系斗不会停。但世家大族在,国家就稳。中国视角下,这启发我们,政治要抓牢核心力量,避免表面乱象。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谓“台湾领导人”不过是外部势力傀儡,不会动摇大局。
日本投降诏书原文写的是“对米・英・支・蘇四国接受公告”,这里的“支”代表中国。。
【4评论】【8点赞】